English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贵探索

2002-06-1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汪大勇 我有话说

连续几年的扩招,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该院招生人数比1998年增长了204%,在校生也翻了一番多。扩招有没有影响教学质量?记者近日在该院采访时欣喜地看到,2001年该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5%,居首都高校前10名;本科生考研录取率逐年提高,2001年达到21.1%。这一切都得益于该院与扩招同时启动的教学质量工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第一副院长褚平对记者说,扩招后学院更加强化了质量意识,坚持育人为本,注重创新,扎扎实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评估:实现教学全过程监控

去年秋季一开学,中青院经管系青年教师熊菊兰收到一封教学评估处转来的信,内容是学生对她上学期教学工作的评价,既肯定成绩,又提出改进意见。熊菊兰说,学生的评价对她是鼓励,更是鞭策,将激励她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立教学评估体系后,中青院每位任课教师开学时都会收到这样的来信,并认真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1998年,中青院在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后,开始实施以教学质量工程为核心的本科教学工作整改方案。在全院行政序列处级机构精简46%的情况下,该院专门成立了教学评估处,并聘请学院多名老教师组成教学督导组,经过几年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质量保障和教学全过程监控体系。教学评估处处长王玉兰告诉记者,教学评估处、教学督导组采用随机听课、学生座谈、检查教案、抽查试卷、建立优质课、推广示范课等方式对教学进行综合测评,每学期组织学生填写教学效果机读卡,通过阅卷机打分,评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并由学生会组织学生评选“我最喜爱的老师”。学院对教学工作突出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对教学质量差的教师提出批评,限期改进;对不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安排转岗;对个别师德较差的教师则予以解聘。

对教学评估,广大教师经历了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一位有30多年教龄的老教授原来对评估不够理解,在实践中他认识到评估的必要性。他感慨地说,自从搞了评估,每节课都不敢懈怠,只有课后得到学生肯定的评价,心里才感到踏实。

竞聘:教师有压力也有动力

中青院法律系青年教师吴用,硕士研究生毕业才一年多,就凭借自己的实力,在2001年5月开始的全员竞聘中脱颖而出,与许多资深教授、副教授一起被聘到教学基本岗,成为一名骨干教师。“如果不搞竞聘,我这个年轻助教是不可能与教授同岗执教的。”吴用发自肺腑的一句话,道出了中青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带来的可喜变化。

经过两年多的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中青院开始实施以全员聘任制为核心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青院人事处处长王义军告诉记者,该院将教师岗位分为责任岗、基本岗、试用岗三种,所有岗位均打破原有职称的界限,实行量化考核,竞聘上岗。责任岗是全院教学最高岗位,竞聘这一岗位,必须在评估中取得突出成绩,每年保质保量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以上学术论文。竞聘后,一些业务出色的年轻讲师走上责任岗;也有不少资深教授、副教授低聘到基本岗或试用岗。被聘到试用岗的教师,一年考核不合格者,就要转到非教师岗。据统计,全院落聘转岗或被亮黄牌者占教师总数的5%。

“如今的教师不好当了。”这是该院广大教师竞聘后的共同感受。许多教师说,竞聘有压力,也有动力;竞聘催人向上,奋发有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院在改革加大了教学建设的投入力度,每年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翻了一番;近3年来,该院先后新建了综合教学楼、学生公寓、体育馆,建起了国内高校一流的社会工作实验室,总投入超过了建院17年来投入的总和。广大教师也空前重视提升自身的素质,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充电”,提高业务水平,仅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者就达15%,学院还选派10%的教师出国进修。

学分制:让学生主动学习

“我们这一届大学生是幸运的,可以选自己喜欢的老师、听有兴趣的课程,可以在校内跨专业、跨年级选课,也可以到外校上课,主动学习的空间增大了。”中青院青少年系2001级学生李晓伟通过校园网从8门任选课中选了《普通逻辑学》等4门课,他说,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有些欠缺,选这些课是为了完善知识智能结构。

早在2000年9月,中青院就开始建立完全以学分来衡量学生完成学业状况的全面学分制,成为全国为数不多推行全面学分制的高校之一。中青院院长助理、教务处处长张澍说,全面学分制旨在让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可依据指导性教学计划,自由选择教师、课程及学习进度,只要修满规定学分,可在3-6年内完成本科教育。学院对参加艺术团、运动队的学生实行学分制管理,在国内外正式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的学生可获得科研学分。记者了解到,在2000级的学生中,有5%的学生到本学期末将获得113学分,再修完50余学分,他们就可申请提前毕业。

在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中,中青院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全面修订教学计划,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智能结构,形成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专题讲座有机统一、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同时建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目标责任制,激励教师创造性地教,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学,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近3年来,该院学生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和北京市非计算机专业水平测试一次通过率均高出首都高校平均通过率十几个百分点;毕业生因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