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俄罗斯文坛三代佳作

2002-06-13 来源:光明日报 严永兴 我有话说


这些年,读者可以零零星星从报刊中了解到一些有关俄罗斯文学的情况,但多是一鳞半爪。而近期由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邦达列夫的《百慕大三角》、马卡宁的《地下人,或当代英雄》、瓦尔拉莫夫的《生》,则分别代表着当今俄罗斯文坛老中青三代最优秀、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以及他们最出色、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邦达列夫(1924—),在上世纪50年代他的《最后的炮轰》引起巨大反响和激烈争议,被认为“战壕真实派”的代表作。20世纪70年代后的16年是邦达列夫创造的极盛期,许多优秀作品如《热的雪》、电影史诗《解放》和长篇《岸》、《选择》、《演戏》,都是在这一时期问世的。现实主义的细致描写和道德探索、哲理概括相依相融,传达出作者强烈的主观感受和对现实的深刻理解,使他的作品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90年代,邦达列夫又有三部作品问世:《诱惑》(1991)、《不抵抗》(1994—1995)和《百慕大三角》(1999)。应该说,近作《百慕大三角》是他最重要、最有分量的作品。面对剧烈的历史变迁和政权更迭,俄罗斯的一些文化精英们显得迷惘、痛苦和忧虑。他们中的许多人,包括邦达列夫,对解体后的俄罗斯种种现实强烈不满,又不会以轻漫浮滑的态度来面对这场风暴,于是以对自身职责、理想、才赋、智慧的悲剧性执迷,通过年轻记者安德烈和他的恋人在1993年“十月事件”至1996年十月这三年间的痛苦遭遇和不幸,描述苏联解体后所发生的政治事件和社会生活现实,揭露俄罗斯犹如一艘驶入百慕大三角的巨轮失去了控制,表达出他对解体后的俄罗斯所发生的“历史倒退”的极端反感和不安,表达出他对祖国命运的忧虑。

马卡宁(1937—),从70年代至苏联解体,创作和发表了大量的现实主义作品。当时,他的作品多为小题材,写城市青年或知识分子,通过他们所处的环境和并不顺遂、甚或充满危机的日常生活,来挖掘表现他们的心理道德面貌,描写他们的生存状态与心态,揭示他们愤世嫉俗、迷惘、空虚、痛苦的纤弱心灵。有的作品曾引起争议,有的则受到批评。1998年他的长篇小说《地下人,或当代英雄》一经问世,立刻受到评论界的好评,获当年普希金奖。作品中的地下人,便是主人公彼得罗维奇。苏维埃时期,他怀才不遇,张扬狂放的个性自由与社会制度格格不入,成为一个穷困潦倒的地下作家。苏联解体后地下艺术家们个个成了当代英雄,而他却在一幢筒子楼里靠给外出旅游或出国者看门糊口。后来住房实行私有化,他丢了这份差使,被赶出筒子楼,最后精神彻底崩溃,进了精神病院。马卡宁巧妙地让众多人物聚集在彼得罗维奇看门的那幢楼里,展现各色人物在解体后的俄罗斯的不同命运、生活和心态;用犀利的笔触描绘苏联解体前后的政治形势和矛盾冲突。描写的手法既是写实的,又非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叙事错乱纷杂,各色人物的交谈和意识流动跳跃,还时常夹杂作者的主观想法和抽象议论。

年轻的莫斯科大学教师阿列克谢·瓦尔拉莫夫(1963—)以一部中篇《诞生》(1995)登上文坛,并摘取首届反布克奖桂冠。他用写实手法描写一个先天不足的早产儿的诞生。产后,婴儿又怪病缠身、历尽磨难。原本感情不和的夫妇精心照料孩子,竟至重归于好。作品还涉及1993年10月炮轰议会大厦的政治事件,传达出当时激烈的社会政治气氛和人们的紧张情绪。文笔清新自然,故事朴实动人,但含义深刻丰富。俄罗斯人读后必会陡然一惊,从中体味出作者对历史、岁月、民族的情感,体味到作品深藏的象征意义和寓意。瓦尔拉莫夫的作品,既显示出他继承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厚实底蕴,亦反映了作者创作上的探求和对不同题材的兴趣。(严永兴: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