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四两拨千斤

2002-06-2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庄建 我有话说

这是一次令人兴奋的采访。记者循着广东新华发行集团改革的足迹,行走在南粤大地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令人鼓舞的景象:在梅州、惠州、阳江,在东莞、顺德、江门,无论是地级市还是县级市,一座座购书中心正发挥着城市文化中心的功能。传入耳中的是一组组激动人心的数字:截至2001年底,全省拥有1000平方米以上面积的新华书店门市37处,比1984年增加35处;固定资产达到10.06亿元,比1984年增加9.8亿元。

所见所闻的一切,都表明了一个事实:富裕起来的广东人,开始过上了书香相伴的生活。

政府进入角色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凸显,读书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这种需求引起了广东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广东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顺德,作为国有企业的新华书店依然受到政府的关注。市政府在市区繁华地带拿出5000平方米的一幢大楼,辟为购书中心,缘由是“作为一个新兴城市,它的发展不能没有文化相伴,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城市必不可少的功能”。湛江,直到2000年,新华书店还是老样子:网点少,品种少,新书少。赤坎区政府认为,湛江作为广东西域的龙头城市,需要一个书城。而作为市委、市政府的办公地,赤坎应为书城请缨。于是区政府把兴建书城列入了2000年政府工作报告,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区长陪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老总来到商业旺地,拍着胸脯:你看上了哪栋楼,我给。结果,新华集团花120万元租下了原本150万元租给一家酒店的临街楼房,办起了赤坎购书中心。

做大图书市场

一个个购书中心、书城兴建在繁华市区商业旺地,满足着人民群众读书、求知的愿望。透过这一现象,我们看到,是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连锁经营的体制改革,四两拨千斤,调动了社会各方参与图书发行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性。一度风光不再的新华书店,如今依靠自己的著名品牌、网点、图书货源、营销经验,又成了“香饽饽”。地产商、民营企业家通过加盟、合作竞相染指图书发行,结果是广东新华发行集团投入的国有资金带动了数倍于己的其他所有制资金,做大了图书市场,提高了图书发行量。由广东新华发行集团江门公司供书、管理,民营企业家提供场地合作建起的小榄购书中心,营业面积达3200平方米,开业当年就实现图书销售800万元,销售金额8倍于原来的好成绩。刚刚开业的广州天誉科技书城,地点在地产火爆的天河地区,营业面积5300平方米。尽管这里的房价每平方米达7000元,但天誉花园的开发商期望用书城带旺人气和地产,遂以场地做投资,入股共建购书中心。开业后,这处由新华发行集团经营的购书中心,成为目前广州最豪华的书城。

集团在实现了中等以下城市的市场占有之后,去年又转向珠江三角洲拓展市场,今年则开始进入广州,相继完成天誉、白云、越秀几家大书城的建设。在经过了独具特色的改革与发展之后,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董事长蓝美南自豪地说:市场在我们这里。

受益的是读者

连锁经营做大图书发行市场,最终的受益者是读者。在梅州、顺德、阳江、湛江,每到一处,记者都仔细看了书店图书品种的陈列,可以说,一般图书,尤其是畅销书的上架及带来的阅读,这里与北京几乎是同步的,即使是在与广州还有8小时车程的梅州。

顺德市新华书店是整建制加盟广东发行集团的。加入连锁前,全市城区三家国营书店,营业面积总共1000平方米,规模最大的一家书店图书品种也只有两万多种。现在,顺德购书中心的图书由集团配送,图书品种超过了6万种,音像品种2万种,不但顺德的读者买书再也不用跑广州了,而且周边乡镇读者买书最远的车程超不过半小时。

湛江购书中心开业前,市新华书店每年零售一般图书量已经十分可观。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另起炉灶建起购书中心,当年一般图书零售额达到1300万元,而市店同期的零售额较前一年不但没有减少,还略有增加。竞争不仅使图书销售数量增加,而且做大了市场,购书中心在向湛江一市五县供应教材外一般图书的同时,还向广西北海市新华书店供货。方便了读者购书,是竞争带来的最大变化。原来,湛江市面上的图书不过一万多个品种,现在达到了8.5万个品种,加之2.5万种音像制品、2万种文化用品,湛江购书中心已经成为这里最大的文化产品大卖场。由于品种齐全,湛江海洋大学曾一次从购书中心购买40万元的图书,今年学校图书馆制定了在购书中心购买160万元图书的计划。加盟湛江购书中心的雷州购书中心,今年一月刚刚开业,仅元宵节当天,销售图书就达6万多元,这在雷州是破天荒的。二月一个月,销售图书相当于去年全年。一个购书中心,带起了周边一片乡镇。群众说,连锁、网络化经营,实现了永远的图书下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