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时刻把基层官兵放心上

2002-07-1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杨建强本报通讯员 张年春、梁永利 我有话说

今年3月,该团战士丁彦军为感谢团队的关爱之情、培养之恩,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长200米、有800幅图的长卷,深受官兵的喜欢。&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本报通讯员韩拴柱、李翔摄&nbsp


它1929年诞生于洪湖岸边,一路风雨一路壮歌,走过了73年的峥嵘岁月。1990年以来,它先后被国务院、国家有关部委、军委总部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拥政爱民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和“全军绿化百佳单位”。日前,记者到这个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红军团——新疆军区某步兵团采访,看到最多的是该团领导为基层官兵办的件件实事,听到最多的是基层官兵被关爱的段段感人故事。

基层官兵的需要没小事

去年3月,一名新战士向该团领导提出申请:“我是一名住在平房连队的新兵,每天夜里总要起夜到较远的地方去‘方便’,班上有好几个战士因此患了感冒。我建议新兵营党委,给我们每个新兵班配发一只尿壶。”有人听了觉得好笑,可该团党委却没把它当成“笑话”,而是就此认真检讨自己在服务基层、服务士兵工作上做得不够的地方。

1999年4月,炮兵营战士王宜珂探家归队途中,由于火车上人多拥挤,加之旅途劳累,导致治愈多年的精神病复发。这件事对该团领导触动很大。为此,该团领导出台了探亲休假、批假、购票、接送站“一条龙”服务办法,还把团里唯一的一辆面包车作为接送站专车,并长期固定下来。从2001年起,他们又增加了为探亲官兵送“保健袋”的服务项目。一年多来,该团共拿出58815元钱,为1300多名官兵提供了探亲休假“一条龙”服务,团卫生队也发放了价值近万元的医疗“保健袋”。

该团政委张雷对记者说:“服务基层官兵没有小事,服务基层、关爱士兵既是新形势下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向基层延伸、向实践拓展的有效途径。”

有一段时间,团里为解决战士晚上洗脚的问题,曾统一规定由炊事班每天烧上一锅开水,但连队的人多,烧的水往往不够用。该团党委领导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此他们苦思良方,并向全团官兵寻方问策。最终该团党委采纳了一名浙江籍战士的建议。从此官兵们训练回来就不用为没有热水洗脚“发愁”了。

保障基层官兵权益最重要

该团经常组织民意测验。一次一名浙江籍的新兵在问卷上写道:“我只想在星期天好好休息,为什么像打扫卫生、出公差那样的事总在休息的时候安排?”战士的意见引起了团党委一班人的高度重视。于是,一项旨在规范基层工作和生活秩序、保障官兵合法合理权益的措施,经过酝酿正式出台了。

由保障战士的休息权,又引发了该团一系列把属于基层的权益还给基层的举动。像干部提升使用的推荐权、骨干选配的决定权、战士探亲休假的批准权、经费开支使用的建议权等,该团都大胆放权给基层。该团党委还修订完善了《党委议事规则》、《廉政建设规定》和《机关办事规则》等,同时设立意见箱和举报电话,以公开求公正。2001年,士官选取时,该团领导接到来自上级机关、老首长、老战友和地方领导的说情电话近百个。针对这一情况,该团党委公开向全团官兵做出承诺:不符合条件的一个也不照顾。4年来,全团调整使用433名干部,选取712名士官,选调605名技术学兵,基层官兵都很服气。

愿每一名基层官兵都成才

该团党委领导在与记者攀谈中,多次提到他们的最大心愿就是:让每一个战士都成才。1998年以来,该团先后筹资117万元,建起了多功能教学中心,与新疆兵团财经学校和4所军队院校联办了干部、士官再教育函授学习班,依托驻地为基层培训文体骨干和卫生员、炊事员等1200多人,先后有110名战士考入各类军队院校。

组织股干事李胜华本科毕业分到部队,团领导发现他是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好苗子,于是就有意让他在基层和机关进行换岗锻炼,,同时鼓励他报考研究生。去年8月,李胜华顺利通过了考试。几年来,该团先后培养出崔小龙、安东、包永平、黄伟等6名研究生。

该团党委认为,成才重要,育人更重要。担负团弹药库执勤任务的二机连的一些战士曾在深夜收听驻地情感热线、午夜悄悄话等广播。对此,该团党委与二机连领导没有采取没收收音机的简单做法,而是在全连深入开展了“军人应当怎样交朋友、我们应该听什么样的广播节目”等讨论,还请来驻地交友和情感热线节目的主持人,为战士们开设情感、心理、生理问题等讲座。面对驻地的复杂情况和种种诱惑,该团在3个营区没有围墙,并有四条道路通往繁华闹市区的环境下,连续4年保持了无事故、无案件、无严重违纪、无人员失控。

赢得基层官兵信任靠真诚

在该团营区有一幢整洁、漂亮的两层楼房。它就是官兵们常常向记者提起的“士官公寓”。以前,已婚士官家属来部队探亲,在外租房的问题相当突出,既给士官生活带来不便,也给部队管理增加了难度。为解决这个问题,该团拿出56万元,建起了这座能住34户的“士官公寓”,并配齐了全套生活设施。可该团党委一班人却还住在上个世纪50年代建造的旧家属房里。

1999年9月,作训参谋齐可品从兄弟单位调入该团,正赶上军区举办集训班。临行前,团政治处主任黄建国问他家里还有什么困难。齐可品说,一是租住的房子跑风漏雨;二是家属孩子户口还没落上。三个月后,当齐可品返回时,竟半天找不到家门。原来他家早已搬入了该团家属院楼房。家属孩子的户口问题也已解决。

过去基层官兵借阅图书,要到该团图书阅览室办理,现在该团流动图书车直接开进营连;过去基层领主副食要到生活服务中心,现在由生活服务中心送到基层;过去基层连队枪械器材等损坏要送到团里维修,现在只要在连队门口的小黑板写上需要维修的内容,综合维修服务队就会上门维修……

真诚服务赢得了基层官兵的信任,并带动了他们的练兵热情。近年来,该团先后圆满完成了“西部—99”、光缆施工、抢险救灾等20多项急难险重任务。在“西部—01”演习中,创造了全团整建制摩托化机动日行军433公里的新纪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