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全译到变译

2002-07-18 来源:光明日报 许钧 我有话说

中国翻译史上有种独特现象,精通外文深谙中国文化的严复称其西方社会科学著作为“非正译”,具非凡文学才能的林纾与通外文者合译的一百多部译作通常认为是非真正的译作,却对中国文学和文化有独到的价值,成了一道奇异的风景线。如何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这类翻译现象,就需要我们更新翻译观念,换一换研究视角,创立新的理论。

这类翻译现象常常被人忽视,或被视为异类,被打入冷宫,被扔进废纸篓。其后果十分严重:因得不到准确理解和解释而导致研究的偏误,与翻译研究的新拓展失之交臂。令人庆幸的是,一些别具慧眼的学者独辟蹊径,化腐朽为神奇,变废为宝,拭去历史的尘埃,把这类现象定为新的理论研究对象。黄忠廉的新著《变译理论》便是这一研究的集中代表。

变译现象于我并不陌生。1985年7月香港举办了“翻译与现代化”研讨会,会上围绕翻译变体(当时尚未提出这一概念),在刘靖之先生和周兆祥先生之间曾有过一次争议。争论的一方是周兆祥博士,周先生赞同改写、编辑、节译、译写、改编等,认为它们与传统的全译同样重要;刘先生则认为译者没有资格去编译、节译、改写、选译,因为译者稍不留神就可能造成断章取义、误译、错译、漏译原著的恶果,贻害极大。

《变译理论》研究是一种创新,一种思想创新,它跳出了传统全译观的研究平台。学术创新贵在观念创新,而观念创新又需要一个新的术语体系,因为术语是学术的生命。读完《变译理论》,就会有一种感觉:该书所提出的概念自成体系,而且是一个开放式的体系。我们知道,一个新概念的提出往往对学科的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要展开一种理论,确立一种新观念,更新概念和突破原来的框框是有必要的。他界定了一个核心概念:变译。所谓变译,指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以这一新概念为主,再定出11个下位概念,即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译评、改译、阐译、译写和参译,全书围绕它们而展开。这些概念,有的我们熟悉,但内涵不明;有的似曾相识,但经他一说,才知根底;有的是借用来的,经他重释,赋予了新意。这11种变译方法是经得起验证的方法。

从研究方法论上看,从严复翻译思想重新研究到《翻译变体研究》再到《变译理论》,可以看出作者善于从事实中总结出规律,上升为理论。他走的是一条从归纳研究到演绎研究的路子:先研究变译事实,再研究变译规律,再到理论探索,最后落脚于变译实践和变译人才培养的研究,这是一个自我圆通的翻译理论研究。

《变译理论》还让人明白一个趋势:未来的翻译人才不仅会译,还要会变,会用译语写文章,会信息开发,把翻译放在更高层次上去做。黄忠廉自己有过比较丰富的变译实践,他本人的研究也在努力打破汉语研究与翻译研究的壁垒。最近他又做了我国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之一的邢福义教授的弟子,正将汉语研究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这是一条充满荆棘与创新的研究道路。

(许钧:南京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变译理论》黄忠廉著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