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造”在埃及前景广阔

中国造在国外②
2002-07-3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开罗记者 马海兵 我有话说

非洲大国埃及,是同我国建立经贸合作关系最早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中埃两国贸易持续发展。据埃及官方统计:2000年中国仅次于美国、德国、沙特阿拉伯和意大利,成为埃及第五大贸易伙伴。2001年两国贸易总额首次突破9亿美元大关,其中中国向埃及的出口额达到8.73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产品开始在埃及市场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打破了多年来由欧美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国商品以质优价廉而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不仅使当地消费者受益,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我国向埃及出口的主要商品有机电、轻纺、化工、五矿和农产品等。其中,机电产品为主项拳头产品,占我国对埃及出口总值的35%。服装纺织品和鞋类产品是我国出口埃及的优势产品。2001年,我国对埃及的服装及其他纺织品出口额为2亿美元。进入21世纪,我对埃年出口额超过或接近千万美元的产品还有医药制品、电话机、陶瓷器皿、塑料制品、纸张、烟草、肉类制品等十多项。

在开罗市中心繁华的商业区,有一条名叫阿卜杜勒·阿齐兹的街道,两边林立的商店中摆满了中国制造的各种电器。这些电器大多要比欧美、日本同类产品便宜得多,因此非常畅销。一家原来经营日本名牌电器的店主说,他不得不削价出售库存的日本电器,今后他也打算经营中国商品。在埃及著名的商贸港口城市塞得港,市场上到处是来自中国的各类商品。埃及媒体甚至称,塞得港几乎成了中国商品的大集市。

记者采访了一些埃及商人和顾客,他们说,在埃及市场上,中国商品畅销是因为价廉物美,对一般埃及家庭特别有吸引力。埃及媒体称,中国人仔细研究了当地的市场需要。以中国的灯笼为例,开罗居民在每年的斋月一定要购买灯笼进行庆祝,制作各式灯笼本是埃及代代相传的一项民间手工艺。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制造的灯笼开始出现在埃及,并迅速占领了其99%的市场,2000年的进口额达到2000万美元。中国制造的灯笼以塑料为主要原料,造型多样,除表面印有埃及人喜爱的各种图案,还可以发声发光、制造烟雾、遥控唱歌,而且用电照明,比传统的蜡烛要安全。加上这些灯笼价格低廉,对于腰包不丰的普通埃及人,当然成为首选。

令人可喜的是,近年来,一些技术密集型的产品也开始打入埃及。我国名优企业开始以其雄厚的高科技实力、质量上乘的产品、良好的信誉和精明的经营方式,赢得了埃及政府、市场及媒体的高度评价。埃及从中国引进先进飞机制造技术,两国合作生产K—8飞机就是一个典型。去年底,深圳华为公司向埃及电话制造公司转让一项入网设备技术,成交额就达430万美元。目前,华为在埃及市场的合同金额约1500万美元,成为埃及电信的主要设备供应商之一。“中国造”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埃及人所接受和喜爱。可以预言,随着中埃两国互利合作关系的发展,“中国造”在埃及的前景广阔。

但是,从总体看,我国每年向埃及出口的产品仍然是低值产品比重大,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不多,多数产品仅局限于价格优势。记者在采访中感受最深的是,每当提到中国产品,埃及人首先评论的就是价格低。此外还应该承认,我国有的产品还存在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比如:有的机电产品零部件质量较差,经常出问题;有的新产品外观就像二手货;有的样品与实际产品质量不符等等。近年来在中埃贸易中发生的投诉、退货争端,不少就是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中国造”要在埃及市场站稳脚跟,拓展新的天地,还须努力奋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