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德国造”的启迪

中国造在国外
2002-08-0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 我有话说

如今,中国的各种产品已越来越多地跻身于德国的超级市场和一些大商场,与世界知名品牌同台竞技,受到了德国消费者的欢迎。

记者在采访了几家大型超市后了解到,中国制造的家电、服装、玩具、日用品等已占德国部分市场近20%的份额,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也开始进入德国市场。德国专门经营电脑的Yp s店经理说,他们经营的电脑50%是中国产品,其中高端显示器在德国十分热销。在卡尔斯塔特、梅地亚、万德隆等德国大型连锁综合商店,中国海尔的洗衣机、电冰箱也已占一席之地,甚至将日本名牌挤出了德国市场。

“中国造”虽已逐渐被德国广大老百姓所接受,但仍存在不少缺陷,除了技术和品牌问题外,最严重的是产品质量、设计与包装简陋的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使“中国造”成了低质低价的代名词。因此,在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同时,吸取“德国造”的经验是十分有益的。

长期以来,“德国造”享誉全球,在人们的脑海中已成为经久耐用、质量上乘和技术先进的代名词。这与其严格的技术标准和系统的国家认证体系是分不开的。德国技术监督协会在保障德国产品质量,使“德国造”打入世界市场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该协会秘书长魏瑟利说,提起“技术监督协会”,在德国乃至欧洲无人不晓。从儿童玩具到家用电器,从机器设备到汽车、飞机,从电话、手机到电脑、卫星,处处都能看到技术监督协会的影子。它像一只无形的巨手,全方位地保障了“德国造”的产品质量。

“德国造”并不是德国人自己刻意创造的概念,而是被别人强加的产物。技术监督协会副主席格拉斯莫克讲述了下面一段故事。早在19世纪中叶,德国工业刚刚起步,产品质量还远远落后于英国。当时英国政府为了防止老百姓因疏忽而误买德国产品,规定德国出口到英国的产品必须标上“德国制造”的字样。而正是这一歧视政策激发了德国人提高产品质量的决心,技术监督协会也应运而生。技术监督协会自成立之日起,就从安全和质量角度对企业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进行技术监督,对符合安全标准的企业和产品,发给证书,并允许其产品贴上“经过安全性检查”的标签。它颁发的安全证书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为2-3年,到期就要重新审核。在证书有效期内,技术监督协会有权进行抽查,如不达标,它有权责令企业在规定限期内改正。如发现有严重缺陷或管理混乱的企业,技术监督协会就要收回其证书。

技术监督协会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独立的第三者。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是技术监督协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赢得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信任,保证了“德国造”在全球范围长久不衰的声誉。

“德国造”打入世界市场除了质量第一的前提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德国工商大会伯尔先生认为,德国产品畅销世界,与德国企业制度和市场策略是分不开的。在德国,各企业一般都制定相应的企业制度和激励政策,以保证公平竞争,鼓励勤奋工作、开拓创新、勇于冒险的精神。在市场策略方面,必须把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当作推动企业发展与创新的核心内容。谁的产品能够充分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它就会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否则就会逐渐被用户抛弃。这位商会负责人强调说,世界市场上各国产品的竞争,其实质是品牌、质量、技术和未来开发能力的竞争。目前出现在德国市场的中国产品,相当部分是产地在中国的外国品牌。中国的自有品牌,如海尔冰箱一类的产品还很少见。伯尔先生友善地指出,国际市场需要“中国造”的产品,更需要属于中国的品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