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说了算 定了干

2002-08-0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特约记者 盛晓艳 我有话说

扬州创建文明城市几乎每个月都有新动作、新变化,都有让老百姓感到惊喜的事,“垃圾革命”、拆违、治理污染、“活水”工程,不仅城市基础建设硬件设施步步跟进,而且还围绕文化办“节”,大打文化牌。扬州人自己说,路变宽了,绿地多了,视野更开阔了,人的心情也更舒畅。到过扬州的外地人也深有感触,扬州不仅山美水美,人也很美。

外环境整治一新

扬州人说,要看新变化得先看看这几年扬州城市外环境的改造。江阴大桥、京沪高速、南京长江二桥的通车,使扬州到上海、北京、南京的交通有了明显的改善。润扬大桥的新建,连接润扬大桥的西北绕城公路,也于去年底开工建设,南绕城公路和西北绕城公路形成一个整体。县县都通高速,市区的道路建设也发生了大变化,拆除了41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拔掉了主干道上600根电线杆,改造了50万平方米道路,仅移栽18公分以上大树就有近万株。130余条小街巷的翻建、新建,30多座桥梁的改造,城市的交通状况大为好转,初步形成一路一灯一树一景特色。最近,扬州又将开工建设连接南通、扬州、泰州,南京长江二桥、润扬长江大桥、江阴长江大桥,南京港、扬州港、泰州港“三市三桥三港”的沿江高等级公路。

几年的交通建设投入使今日的扬州不仅有四通八达的平坦大道,而且有夹道的花草,新颖的华灯和港湾式的公交站台。城市道路改造的同时,扬州还结合文明城市创建,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对水环境的综合治理。今年四月,对瘦西湖、古运河水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的“活水工程”又有了新进展。现在瘦西湖水已真正变“活”。一个10万吨污水处理厂已经启用,另一个8万吨污水处理厂正在动工兴建,古运河也拓宽了河道,如今,扬州所倚重的一湖一河不仅清了,而且由静变动,穿城绕巷,美景怡人。

扬州是座古城,少了古风古韵,城市似乎也显得不完整。扬州在营造城市新景观时努力恢复传统的民居和街道,大规模改造了东圈门、毓贤街等历史街区,还修葺了汪氏小苑、朱自清故居、准提寺等历史文化景点,将文津园、冶春园等近百处园林景点搬移到了街头、马路旁。绿地、草坪、竹林、假山与沿街古色古香、风格各异的建筑相得益彰。综合整治后的古运河,13.5公里长的绿化带,“两岸花柳全依水”、“红芳绿草是行路”,难怪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来扬时说:“我去过很多城市,但像扬州这样如此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还是非常少见的。”

“内装修”毫不马虎

文明机关、文明行业、文明小区、文明村镇,扬州市把各个层面、各种行业的人都动员起来。2001年,扬州市民对43个市直部门进行公开评议,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经过测评投票,评出了5个最满意的单位和3家最不满意的单位,满意的进行表彰,不满意的必须对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整改。“说了算,定了干”,不作表面文章,定了的事就要办,办的事就要检查,检查完还要公布,公布后就要奖惩。经过此次公开评议,机关作风有了明显改进,为民掌权、替民办事、受民监督、让民评判成为干部的自觉行动。

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换来的就是与老百姓的心贴心。去年,扬州市区有12974人实现再就业,再就业率达到了60%。近年来,又实施了安居工程,为让中低收入家庭也能住得好,新建了一批小区和近万套经济适用房。连老百姓身边倒“垃圾”的小事,政府也想到了。先后在主要的居民小区和市区的主要地方,新建垃圾房445处,城市垃圾的处理更加有序,居民生活的环境更安适了。

营造文明城市的整体环境,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最近,扬州又结合“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组织万名市民看扬州,让市民了解城市的发展变化,知道政府的新举措。提高市民对文明城市的认识。同时,市政府还出台了缓解民困、帮扶弱势群体的十项具体措施。让扬州1100多名机关干部攀上“穷亲戚”,结对帮扶;30个单位、部门帮扶30个村。

扬州全市上下普遍开展文明素质的教育活动,利用市民学校、社区学校、职工政校等,开展市民教育,尤其关注对青少年的教育。在电视、报纸开辟专栏、专题,结合公民道德建设,让市民参与讨论,关心文明城市的建设,使扬州百姓看到了变化,看到了自己得到的实惠。

文明牵动市民心

看一个城市首先看这个城市的市民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2000年开始,扬州实施三年“现代市民教育工程”和“现代农民教育工程”,提高市民素质,让传统居民变成现代市民,农民变市民,外来人员向扬州市民转变。

四望亭路酒店茶楼多,打工的外地人也多,汶河街道专门在这里设立了流动人口学校,两年多,有1000多名打工妹在这里受到教育培训。目前,扬州各种文明教育的学校应运而生,420多所农民学校、250余所市民学校、500多所职工学校和20多所流动人口学校,从基本理论、基本道德、基本市情、基本技能、常识讲起,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城市文明了,农村也有了新风尚。

创建文明城市既改变了环境,也改变了人。持续的打假治劣活动,净化了购物环境,也有利于端正行风;扬州还投入巨资,将露天占道经营的汶河夜市等集贸市场迁到了室内,市民拍手叫好。

更难能可贵的是现代的扬州人古为今用,将古代文化融入现代文明,大打文化牌。从“二分明月”文化节,“烟花三月”旅游节,“扬州的夏日”文化节,“天涯共此时”中秋赏月晚会,到“中韩文化经济交流周”,“农民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将“藏在深闺人未识”的传统文化拿出来,全力打造一个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扬州。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