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苦瘠甲天下”到“绿色王国”

2002-08-0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北鹰本报通讯员 庄媛 黄磊 我有话说

编者按今年8月5日,是江泽民总书记发出“再造秀美山川”伟大号召五周年纪念日,本报特登载这篇关于甘肃省庄浪县坚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报道。庄浪县生态建设的历程,是生产力发展的历程,更是科技进步的历程。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脆弱的生态系统,庄浪人民认识到只有改善自然条件,恢复生态系统才是唯一出路。他们不仅修成了高质量的梯田,还大搞植树造林,闯出了一条生态建设综合治理的新路子。为黄土高原,也为全国所有水土流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树立了榜样。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尤以黄土高原为烈。可在这林草稀少的大片黄土之中,有“全国梯田第一县”之称的甘肃省庄浪县,就出现了一个面积达100万亩的“绿色王国”。

今日“愚公”战贫瘠

庄浪地处六盘山西麓,曾是甘肃省中部“苦瘠甲天下”的国家级贫穷县之一。境内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山多坡陡,干旱多灾,自然资源缺乏。全县114万亩耕地,有100.3万亩是坡耕地且分布在402个梁峁上及2553条沟壑里。据统计,这个县在治理前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6%,每年都有1000多万吨泥沙流失。恶劣的生态环境,脆弱的农业基础,严峻的自然条件,使这里过去粮食平均亩产只有70公斤左右,以吃救济粮而闻名。

在严酷的自然条件面前,庄浪人民从1964年开始了愚公移山般的奋斗。

在38年修田建林的日子里,有多少人因每天要背100多筐沉重的土筐,后背被磨得血肉模糊;有多少人在冬天里,因挖坚硬的冻土而使双手鲜血淋淋;又有多少人为学种植技术而舍妻离子。这个县老水保局长罗国栋连着拉了两天架子车,累得晚上尿了炕。38年间,为治理山河,全县共有116人致残,31人献出了生命。

“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郭存,原来是庄浪县通边林场的场长,当了县政协副主席以后,他不恋机关恋树林,依然吃住在林场,种树种草,绿化荒山,先后创办了3个国营林场,一直在山林里干到退休。县林业局局长苏树君,把建设秀美山川当成奋斗的目标。几年来,他不分上下班,没有节假日,带领局里的干部职工,跑遍了全县23个乡镇的400多道梁峁,2500多条沟道。一座山一座山地考察,一条路一条路地测量,全县的山山水水几乎留下了他的足迹。哪里造林,哪里绿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像这样敢打敢拼、敢想敢干、作风过硬的领头人,还有“背斗队长”秦忠富,“土火车”发明者柳堆江,“造田能手”苏志珍,“拼命大王”党文远,数也数不清,说也说不完。为了让养育他们的这片黄土地披上绿装,献了青春献年华。他们是庄浪精神的传播者,是庄浪生态建设的脊梁。

科技之笔描绘新河山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庄浪人民改造山川的奋斗中,涌现了一大批钻研科学的技术员,他们把庄浪生态建设引上了科学的道路。

王宝绪,1971年北京林学院毕业来到庄浪县通边林场,在前辈孟冰心育苗的基础上,经过好几年的实验,最终研究出了种子消毒浸泡发法和锯末覆被育苗技术,使落叶松在干旱地区育苗成功。他还成功地在干旱林边缘地区推广了落叶松的种植,这就奠定了庄浪关山生态林建设的基础。

罗秀文,1976年的半脱产林业员。为了搞清楚害虫的生活史,专门在院子里移栽了三四十棵柳树,把捉来的蝉用网子套上,绑在柳枝上。用了三年时间观察,两年时间做防治实验,终于在第六年成功找到了大规模防治的措施,基本上消除了柳尖胸沫蝉的危害。这项研究成果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罗秀文还被评为“甘肃省森防先进工作者”。

绿色爬满了荒山,水留住了,土也肥了,庄浪的技术人员又瞅上了林果栽培技术。

县林业局副局长苏仰忠,这个1977年毕业的大学生,经常与群众在地头、炕头一起讨论新品种苹果的栽培、抚育办法。他把苹果由原来的“3211”树形改为“321”树形,使苹果的挂果率提高到30%以上,亩产由400斤提高到2100斤,个别甚至达到4000斤。这项技术引起了省内外专家的重视,一致认为这种树形在干旱地区非常具有推广价值。根据庄浪县的地形特点,苏仰忠又提出了“山、峁、沟分类经营,梨、果、树全面发展”的生态建设之路,既解决了立地造林的问题,又发展了区域经济,提高了农民收入。

林果致富的路子走出了崇尚科学的热潮,全县农业科技的推广步伐进一步加大。20万亩地膜覆盖、10万亩带状种植、12万亩坑种洋芋等稳产高产粮食基地建设正在加紧实施。与此同时,以兴水为重点,大力发展集雨节灌、川地补灌,进行沟道治理,治河增地,大力发展水浇地,为更大规模的退耕还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今,通过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庄浪人用心血铸成的满山的100.3万亩梯田如诗如画,山间林带早已泛绿。以往土壤贫瘠,植被稀少,地貌千沟万壑的庄浪县,现在已是看山山青,看村村新,看户粮丰。现在,全县水土流失总面积的96%得到了治理,取得了水不出田、土不下山、大灾不减产、小灾保丰收的巨大成效。全县森林总面积达到55万亩,其中人工林31万亩、天然林24万亩、草地面积达到23.8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3.6%,林草覆盖率为35%,提前达到了《全国生态建设规划》提出的2030年的林业发展目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