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师范教育的开拓者——李瑞清

2002-08-07 来源:光明日报 黄进 我有话说

戊戌变法失败后,废书院、兴学堂、立私塾、设师范的改革之风迅猛地冲击着封建教育制度。刘坤一、张之洞在鸡笼山下创立了三江师范学堂,不久改名为两江师范学堂,江宁提学使李瑞清被委任两江师范监督。至此,李瑞清开始了中国师范教育家的历程。

李瑞清字仲麟,号梅庵,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人,1867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李瑞清办教育,宗旨有三:视教育若性命;学校若家庭;学生若子弟。他全身心地投入,始终不渝地实践着自己的宗旨。创校伊始他就聘请日本饱学之士到校任教,提高师资水准;团结同仁,大兴土木,广建校舍;改革学制,增设科目,添置设备……不到两年,学校面貌大变。学堂设有一年速成科,二年速成科,三年本科和四年高等师范本科。李瑞清还针对东南地区急需任课师资的实际,在学堂增设选科、补习科,还附设中小学校,在校学生总人数由原先的300人增至1200多人。学堂整肃严谨,弦诵不绝,真正为东南一大学府。

学校教育的首要之举,在于教师的教。李瑞清择贤任能,加强师资力量,他从东洋请来教习,主要传授西方科技和自然科学知识。而修身、文史、地算、体操等各科,皆由中国教习担任。这部分教习,大都是举、贡、增、廪出身,虽不乏睿智之士,也有不少冬烘人物。比如,当时学生对地科(地理)的教师很不满意,请求调换。李瑞清多方寻觅,获悉嘉定姚明辉专治地理,于是专程前往嘉定礼聘,姚明辉甚为感动,不负众望,讲课获得学生一片喝彩。

李瑞清认为师范教育的对象是为人之师者,关系到“风化所由”,因此为人师者应不只是言教,还应重身教。在这方面,他自己就是榜样。刘传经在《李瑞清传》中赞誉道:“先生气宇宏深,于人兼容并包,凡事周谘博访,故人乐尽其诚,而事无有不举。”身为一校之长,李瑞清经常亲临课堂,坐在学生中间,认真听讲,并作笔记,既检查了教学质量,也沟通了师生关系。即使是后来他任官提学使,兼顾校职时,也都是每天到校,与学生晤对,殷殷慰诲。有一次,适逢大雨,李瑞清和学生一道冒雨离开课堂,工友要为他撑伞遮雨,被他拒绝了。他自奉节俭,淡泊明志,常年穿着仿裘粗葛,怡然盎然,在全校养成一种求实淳朴的学风。

更值得一提的是李瑞清见远虑深,在当时提出了匡时而振俗的主张:重视生产劳动艺术教育。他将传统的博物科改为农博科,规定学生必须兼习农科。学校特地购置农田百余亩,耕牛数十头,供学生实地实验之用,以此鼓励学生自觉、自立、自强,增加劳动生产实践的经验,促使德、慧、术、智全面发展。他重视艺术教育,改变只有数理、文史的学制,首创国画手工科,实地设置了画室及工场,亲自授国画课,为我国培养了第一代美术师资。

两江师范在李瑞清的悉心主持下,成绩卓著,名震东南,学生成绩为江南各高校之冠,培养出了许多著名的学者和专家,如动物学家秉志、教育学家廖世承、国学大师胡小石、艺术教育家吕凤子等。1909年,李瑞清还创办了短期的南京留学预备学堂,输送了一批青年学生去美国深造。

作为一名教育家,李瑞清的诗、书、画也均有名于时。书法各体皆备,尤好篆隶,无不恢奇谲变,苍劲入古,当世无抗手。画多小品,所作山水,疏淡冲远,得倪云林寒荒冷逸之趣。

逝世前的李瑞清,家事国事常萦心头,每逢皓月良宵,偕同陈三立等三五友人,伫立桥畔,观流水,话兴亡,仰于欷,声泪俱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郁邑佗傺,一寓于文字。

1920年(民国九年)9月12日,这位享誉天下的教育家、书画家,溘然长逝,享年54岁。李瑞清病逝后,挚友曾熙、弟子胡小石于南京南郊牛首山雪梅岭罗汉泉侧将其落葬,旁筑玉梅花庵,植梅三百株。

1915年,原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更名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继任校长江谦为褒扬李瑞清这位近代师范教育开拓者的功绩,在校园西北角六朝松旁,建茅屋三间,取名梅庵,并悬李瑞清手书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