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鞠躬尽瘁 毕生事教

2002-08-09 来源:光明日报 黄进 我有话说

十九世纪末,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曾为一则美文击节叫好:“嘉叹以为美才,非县所尝有”,于是想方设法找到了文章的作者——当时年仅18岁的江谦,以后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1914年8月,江苏省省长韩国钧委任江谦为南高师校长。江谦是一个有理想、有事业心、有眼光的教育家,深谙名师方能创名校之道。1915年初,他即聘定留美教育硕士、哲学博士郭秉文为教务主任,聘请留美教育学士陈容为学监,并要他们在回国之前,去欧美各国细心考察,一方面学习欧美各国的办学经验,一方面尽力罗致出国留学人才。同时聘请教育部视学袁希涛、江苏省教育会会长沈恩孚、江苏省教育会副会长黄炎培三位先生为南高评议员,和他们共商建校大业。

在江谦的日夜筹谋和精心组织下,1915年夏,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就绪,至此南京高师与北京高师、武昌高师、广州高师一起,成为我国最早的四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

当时新旧教育体制和新旧教育思想还处在激烈的矛盾和斗争之中,江谦逐步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顺应潮流,推行蔡元培的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种教育平均发展的方针,取得了卓著的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江谦已认识到,“教育事业是精神事业,有赖完全强健之躯干作基础。而孱弱的肢体不足以发展其文明之思想。”因此,南高从招生开始,就十分重视体格,1916年春南高开设了体育专修科,把体育看成一门学科和科学,开全国风气之先。1917年9月,江谦还聘请美国人祁屋克为体育科主任,聘期为两年。

关于训育(德育),江谦认为,训育就是对学生的管理与训练,其要点有三:第一,目的——养成国民模范人格;第二,方法——渐次扩张学生的责任感和服务观念,使学生自觉地向所定之目的进行;第三,程序——学生对自己之品性行为负修养之责任,对同学之品性行为负规劝之责任,对本校校风负巩固培养之责任,对本校之附中、附小等附属单位负协助之责任。

对于教授(指教学和教学法),江谦有两点意见:一是重视打好基础,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江谦认为:高等教育应以养成学生自力研究为主要目的,而以指导读书、多备参考书籍,作自力研究的辅导,他十分注重学习笔记,要求学生作笔记时,务须记大意而少记词句;课后通过阅读、自修,再在笔记上反映自己的学习心得,用想象力阐述自己的感受,用判断力抉择要义;或互相讨论,以资比较;或自己补缀,加强记忆。并规定此种笔记,随时由教师阅看,给以打分。经过这种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想像力、判断力、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都大有好处。

江谦执政期间,教育观念上的另一个转变和进步是“调整师生关系”。在江谦的指导下,南高既要求教师转变态度,接近学生,尽导师的全责:关心学生之学习、学生之理想、学生之做人,又安排学生主动看望老师,“行种种之谈话,俾使教师知道学生过去之状况,眼下之想法,将来之理想”。原南高学生、中国著名的地学家张其昀先生在《南高学风》一文中写道:“南高学校生活确乎是整个的,教授与同学的努力好像有完全的协调,有深厚的内在的统一,这实在是南高教育的成功。”

1915年南高成立之初,只有文史地和数理化两部,1916年增设了体育专修科。以后,又增设了农业、工业、商业三个专修科和教育专修科。这样,南高突破了“师范”的局限,初步具有了综合大学的雏形。

江谦为人谦厚,举人唯贤,在他心中,教育是立国、兴国的根本,要想国家富强,必靠教育做基础;而要振兴教育,又应自“诚”始,以“诚”继,以“诚”终。由于江谦的循循善诱,以诚感人,终使莘莘学子铭记在心,从而形成南高的诚朴风尚。1918年,江谦因积劳成疾,推荐教务主任郭秉文代理校务。

南雍贤者,咸以为江谦筚路蓝缕,创建南高,以道为本,开诚朴校风,道德学问,均堪作表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