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技中介服务大有可为

热点透视
2002-08-1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金振蓉 我有话说

近几年,全国各地悄然兴起了700多家专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中介服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这些中介组织是怎样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记者近日赴广州、东莞、深圳等地进行实地调查,亲身感受了生产力促进中心在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围绕政府工作寻找生存空间

在我国的企业中,中小企业的数量占到99%。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优势在于市场反应快,“船小好调头”。不足之处是技术力量薄弱,创新能力不足。为了搭建科技成果与中小企业间的桥梁,上世纪90年代初,原国家科委借鉴国外的做法,决定创建生产力促进中心。

生产力促进中心是由政府推动而产生的。在广东、深圳的生产力促进中心采访,所到之处,中心负责人谈得最多的是,如何在背靠政府,面向企业服务方面创出特色来。广东、深圳是我国较早开放,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在新一轮竞争中,却都面临着结构调整的大课题。于是,帮助各级政府做好这篇大文章,成为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工作重点。

南海市西樵镇是一个纺织品专业镇,一年纺织品产值达几十亿元,但服装设计变化快,没有现代化设计、生产手段很难跟上潮流,而企业靠自身力量要引进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CAM(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设备,不仅面临资金困难,还会造成设备闲置。于是,设在这里的南方技术创新中心投资100多万元购买了这套设备,为众多小企业提供基于网络的布匹样板设计。过去企业开发一个新产品最快也要20多天,现在只需要3天,使企业赢得了市场制胜的商机,深受企业欢迎。

在广州、南海、东莞,各地的生产力促进中心针对各级政府建设专业集镇的思路,帮助这些集镇建设针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平台,开发共性技术,以技术辐射的形式使这些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同时,还利用信息优势,帮助这些集镇与全国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起合作关系,使这些专业集镇的建设速度大大加快,起到了帮助政府调控产业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由生产力促进中心创办的纺织创业中心、五金创业中心、玩具创业中心等业务也开展得红红火火。

围绕企业需求开拓业务

面对日益开放的国际市场,如何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如何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中小企业普遍感到茫然。成立于1995年的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从成立之初就将自己的生存空间,定位于为企业所不能为。他们认为,管理手段落后和市场信息不畅,是直接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普遍问题,于是,他们便从这两方面着手开展业务。

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黄炳贺介绍说,近几年来,中心不断加强与港台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联系和合作,请来港台的专家,分批对中小企业管理层进行管理和技术培训,由于他们开设的课程对广东地区的中小企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而报名十分踊跃,迄今已培训各类人员15000多人。

在广州、南海、东莞、深圳等地,由生产力促进中心所建设的信息网甚为红火。在东莞参观“中国虚拟制造协作网”时,东莞市科技局长叶景图介绍说,东莞现有近3万家企业,为了使这些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东莞市科技局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基于网络的制造企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由于企业使用成本低,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使700多家企业受益,大大提高了这些企业的生产效率。目前该网已有会员3000多户,网上用户2万多户,已为用户开发出汽车、仪器仪表、玩具等多个“个性化产品定制系统”。

生产力促进中心也需创出品牌

生产力促进中心虽然大多是依托政府背景而产生的,但在运行过程中,许多中心都借鉴了公司化的运作和管理方式,力争打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服务牌”。

广州的国家工业与日用电器生产力促进中心,是一家大型综合性科技服务机构,国内的12个全国和行业性协会都设在这里,具有雄厚的技术和人才资源。该中心主任赖静说,加入世贸组织后,技术标准将成为各国的必争之地,作为拥有日用电器检测手段的中心,我们始终有一份使命,要为国家在日用电器领域多争得一些国际技术标准。不仅仅为企业,而要为行业服务,是这类拥有实力的中心所追求的目标。

深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也是一家拥有实力的中心,他们在国内率先引进了国际先进的快速原形机,建立了共性技术服务实验基地,只要企业提供新产品的概念,中心就可快速为企业做出样品来,中心已先后为近两千家企业提供了一万余次服务。

编后 生产力促进中心产生的时间还不长,自身还存在着机制和体制方面的问题,全社会对它的认识还有一个过程。此外,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创新服务方面也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但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说明它的确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而需要全社会予以支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