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注水肉”无法遁形

2002-08-1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邓海云 我有话说

本报7月21日A2版《“注水肉”将遇上克星肉类水分快速测定仪研制成功》的消息刊出后,受到广大读者的密切关注。

为回答这一读者关心的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组织开发我国首台肉类水分快速测定仪的国家经贸委屠宰技术鉴定中心副主任董柏玉。

董柏玉介绍说,近年来,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鲜肉的食用量越来越大,人们对鲜肉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不法商贩为谋取暴利,通过在宰杀前向食道注水、宰杀后向动脉管注水,以及在出售前用注射器直接向肌肉注水等等恶劣手段,生产出大量“注水肉”,欺骗消费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用什么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出“注水肉”呢?董柏玉告诉记者,传统的肉类水分检测方法采用烘干失重法,这种测量方法虽然准确可靠,但耗时费电,不能满足屠宰、加工、贸易现场的水分快速检测需求。由于检测仪器缺乏,长期以来工商、卫生防疫、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的执法人员只能凭“望、闻、摸”等手段判断肉类的水分含量。由于注水量、注水手段和个人感觉的不同,就有可能导致感官检查结果的不同,加之送往实验室检测的过程时间较长,水分容易流失,往往引起执法人员和被检测者的争议甚至行政诉讼。

为了尽快解除注水肉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危害,便于市场监管部门执法,2001年2月,国家经贸委屠宰技术鉴定中心正式委托湖南大学智能仪器研究所研制一种小巧轻便、测量准确、价格适中的现场肉类水分快速测定仪,并且提出了“便携、快捷、准确、可靠、稳定”的总要求。

该项目技术负责人、湖南大学智能仪器研究所所长滕召胜教授,先后参加和主持过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防预研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30多项科研课题,研制成功过国家级新产品的粮食水分快速测定仪。他带领项目组成员努力攻关,克服种种难题,仅用5个月时间就拿出了肉类水分快速测定仪样机。

该仪器根据独创的“含水介质导电浴盆原理”,设计了具有国际水平的不损坏被测样品的针状多电极传感器。这种传感器测量速度快,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调试方便,易于批量生产。该仪器可根据需要设定相应的基准值,可以测量各地各品种畜禽鲜肉的水分含量,较好地解决了肉类品种、品质等因素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由于有单片机进行信息处理,检测一个样品只需要一分钟。

2001年11月至2002年,有关部门在湖南长沙、北京市、天津市、浙江宁波、四川眉山、河南郑州等地进行了用户现场使用实验,用户对产品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改进意见。2002年3月,改进后的我国首台肉类水分快速测定仪产品正式定型。3月28日,通过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钟华教授主持的国家级技术鉴定。

据介绍,该产品在通过鉴定之后,又进行了18处改进,已具备作为执法工具的条件。为探索科技成果开发、生产新路,加快产品上市速度,在有关部门的主持下,该产品一开始就选择企业介入,对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并同时进行产业化探索,因此,当产品刚一定型,工厂就已完成了批量生产的准备。目前,已具备月产2000台的生产能力,能够以最快速度满足执法部门需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