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改革是高校发展的永恒动力

大学书记访谈
2002-08-1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戴世勇 我有话说


范明,1956年6月生于江苏金坛,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1月毕业于原江苏工学院,1987年7月获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历任原江苏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副书记、江苏省阜宁县人民政府科技副县长、原江苏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苏大学副校长,2002年1月任扬州大学党委书记。长期从事管理科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先后在《中国软科学》、《管理现代化》、《中国高等教育》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4部,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8项,并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1项。

“扬州大学合并办学10年来取得的成就是学校不断改革的结果,今后扬大的发展仍然要靠继续深化改革来推动,改革是高校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扬州大学党委书记范明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强调改革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

范明介绍说,扬州大学合并办学10年来,走过了一条锐意改革、加快发展之路。学校由松散性联合到实质性合并再到全面改革调整,改革步步深入,各项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可以这么说,扬州大学能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所办学规模较大、学科门类齐全、富有竞争力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得益于改革的成功进行,得益于改革对事业发展的巨大推动。

10年来,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由11870人增加到25600人;师生比由1∶6提高到1∶13;办学层次不断提高。本科专业达到77个,是合并前的两倍多;博、硕士点由15个增加到47个;科研为科技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全校目前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达700多项,其中“863”、“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在全省高校中均处于前列。“九五”期间有260余项成果获得部省级以上奖励,科研和发展的综合实力已闯入全国高校100强之列。

成绩面前,扬大人清醒地意识到了潜在的危机和巨大的压力。范明说,扬大改革发展的成就虽然是巨大的,但是,扬大和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差距也是很明显的。一抢生源、二抢人才的竞争态势已经严峻地摆在了高等学校面前,给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质量、教学方法、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使我们有着强烈的危机感。扬州大学要想生存,要想谋求更大的发展,唯一的出路仍然是改革。要通过改革,尽快调整传统的培养目标,改变重传承轻创新、重知识轻能力、重守业轻创业、重单干轻合作、重单一型轻复合型的培养模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核心位置;要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尽快提升学术水平,通过政策导向为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更为有利的宽松环境;要始终坚持把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作为着力点,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不断研究市场,根据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调整学科布局,优化专业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培育办学特色,在适应社会、立足社会、服务社会当中寻求学校的发展,使学校真正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发动机”。

范明在谈话中还特别提到一定要树立“经营学校”的理念,要在稳定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目标管理、量化考核、降低教育成本等多种途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的最优化,提高经营管理学校的水平。

范明认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源于改革,贵在创新,关键是与时俱进。发展是高校的永恒主题,改革则是发展的永恒动力。只有改革的不断深化,才能为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强劲动力。

在谈到学校今后的发展时,范明充满信心地说:扬州大学的合并办学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艰苦努力,锐意改革,加快发展,把扬州大学真正建设成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知识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