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日落之地”的友情

2002-08-2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陈克勤 我有话说

在朱镕基总理访问摩洛哥前夕,摩洛哥驻华大使迈赫迪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高兴地指出,高层领导人互访是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途径,江泽民主席和李鹏委员长对摩洛哥的访问,都有力推动了两国的友好合作。朱总理27日开始对摩洛哥的访问,必将使双边关系迈上新的台阶。

大使说,朱总理访摩期间,双方将签署4个协定,其中包括免征双重税协定。此前双方已签署了保护投资、海空运输等协定。这个协定将进一步完善双方合作的法律基础,预示着双方合作将有更大的发展。

迈赫迪大使愉快地回忆他1995年首次访华及担任驻华大使4年半以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他说,中国的改革开放硕果累累,现在又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的发展潜力难以估量,令人羡慕。

摩洛哥国名意为“日落之地”,源于古人以为摩洛哥是太阳落山之地,是世界的最西端。在我国,人们对遥远的摩洛哥的印象,大都来自莎士比亚“奥塞罗”、奥斯卡大奖影片“卡萨布兰卡(北非谍影)”、“阿拉伯的劳伦斯”等名著名片,艺术魅力让这个非洲古国令人着迷。

摩洛哥土著人是柏柏尔人,阿拉伯人8世纪在摩建立王国,现王室属先知穆罕默德后裔的阿拉维家族。摩洛哥是离欧洲最近的阿拉伯国家,广泛接触东西方文化,较少卷入阿以冲突和阿拉伯内部矛盾。在中东冲突中,摩洛哥较超脱并和各方保持良好关系。每逢危机,各方都吁请摩洛哥哈桑国王出面调解。

摩洛国在中东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是中东最具现代化意识的王国之一。哈桑国王1998年病逝后,当时36岁的西迪·穆罕默德接班,给进入新老交替时代的中东注入新的希望。他继位后,加快国内开放步伐,并继续积极调停巴以冲突、伊拉克危机等。

迈赫迪大使介绍,摩洛国和中国早在8世纪就有来往,中国的造纸术、火药等是通过摩洛国传到欧洲的。14世纪,元朝的汪大渊游历摩洛国,而摩洛哥著名的伊本·白图泰游访中国,留下珍贵游记,至今在中东家喻户晓。现在,两国的交往正在深化,经贸合作正向多样化发展。去年,两国贸易额达3.8亿美元。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的医疗队、医院、体育设施、渔业项目等在摩洛哥享有盛誉。如今,这方面的合作规模在继续扩大,同时,家电、摩托车等轻工业项目越来越多。双方下一个重点合作领域是旅游,摩洛哥制订了旅游远景规划,到2010年游客拟从目前的300万人提高到1000万人。迈赫迪大使相信,随着中国进一步开放,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朋友到“日落之地”感受摩洛哥的美丽和她对中国人民的友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