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木铎金声 世纪长鸣

2002-09-02 来源:光明日报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赵世瑜 我有话说

○1903年京师大学堂仕学师范学生合影


燕赵大地,明清帝都。

那里曾有明清帝国的最高学府国子监,曾有士子云集的贡院和试馆,但沧桑巨变,旧朝景象已经成为过眼云烟。1898年的戊戌变法,造就了中国的新式学府——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不仅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也成为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源头。

这里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重镇,是中国现代青年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的前沿阵地。

巍巍学府世纪沧桑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大清帝国的战败告终。维新派领袖梁启超在1896年疾呼:“欲革旧习,兴智学,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但戊戌变法失败,新政举措大多流产,京师大学堂虽然硕果仅存,但已非原来的意义。庚子之役起,清政府更下令撤销京师大学堂。

1902年,京师大学堂重开。管学大臣张百熙强调:“办理学堂,首重师范。”当年,师范馆率先招生开学,成为今天北京师范大学的开端。1904年,师范馆改为优级师范科,又于1908年改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由此,这个中国师范教育的最高学府便脱离京师大学堂,走上独立发展、垂范全国的路程。在1908年的开学典礼上,当时的学部大臣张之洞发布训辞:“师范教育,是为一切教育发源处,而京师优级师范,为全国教育之标准。故京师师范,若众星之拱北斗。”

辛亥革命后,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改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呈现出许多特色:它通过“教员研究室”的建立,开始强调教研并重;通过“修学旅行”和“暑期修业”,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创办《理化杂志》、《史地丛刊》等刊物,使学术空气空前浓厚。1923年北京高师正式改为北京师范大学,除造就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外,“并研究专门学术”,首次明确将研究性与师范性并重。

1928年,北师大一度改为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后因师生的反对,次年北平师大恢复独立,第二师院即女师大也于1931年并入,形成新的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此时,中华民族开始面临日本侵略带来的民族危机。在不利的环境下,师生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精神状态。在1930年的毕业纪念册卷头,我们看到这样的诗句:“听啊!那饥寒哀吼;看啊!这满天云瘴!朋友!精神要河岳壮巍,志气要日月长光!英勇、英勇的去;去,速建起大众的国邦!”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师大西迁陕甘,与其它院校组成西安临时大学,并在次年春南迁汉中,改称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西北联大撤消,其师范学院独立为西北师范学院,逐渐迁往兰州。在那战火纷飞、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师生的教学、生活条件都极为恶劣。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学校在9年中培养出1300多毕业生,在黄土高原上播撒着未来的种子。

抗战胜利后,身处西北的师生长途跋涉回到北平,北平师范学院复校。1948年,经过师生的集体请愿,北平师范大学再次恢复。1949年1月,北师大与古老的北京城一起,迎来了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胜利和中国教育事业的新生。

50年代初,中国高校进行调整,中国人民大学的教育学研究室、燕京大学教育系和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师大,学校也迁入新址。建立于1925年的辅仁大学,合并前有三个学院11个系,教授、副教授70余人,进一步增强了北师大的教学科研实力。到1959年,北师大在校学生达到5500多人,教师800多人,为国家输送毕业生6100多人。在经历了“文革”时期的风风雨雨之后,北师大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党和国家一直关怀和支持着北师大的发展。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先后亲临视察或题词批示。在“七五”、“八五”期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在“九五”期间,学校被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从1981年北师大被批准为全国首批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以来,现已有博士点学科53个、硕士点学科97个、在校各类学生2万多人。2002年,北师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已经达到了1:1,长期留学生已占在校生总数的10%。初步形成了办学规模适中、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合理和日趋开放的办学格局。全校的专任教师中既有院士、文科资深教授和长江特聘教授担纲领军,又有许多优秀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作为中坚和骨干。现在,经过结构性调整的北师大已经成为一所涵盖11个学科门类、拥有27个院系、14个研究院所的综合性大学。从国家重点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等一系列具有重要显示度的指标看,北师大的整体办学实力,已居全国重点大学的前列。正是在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北师大迎来了它的百年华诞,迎来了它向以教育科学为主要特色的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转型。

为国求学为人师表

在京师大学堂创办初期,一位学堂监督曾做过一次简短的就职训辞:“诸生为国求学,努力自爱。”

100年来,尽管经历了数次政权更迭、学校改制,学校的办学宗旨始终以道德教育为首,师生们始终以“为人师表”的原则自律。有教师回忆:北京高师初建时教师们“持身节俭,做事勤勉,待人诚恳,重力行,崇实际,不说空话,不唱高调,以己之身为学生作则”;学生则恪守“诚实,勇敢,勤勉,亲爱”的校训,在社会上颇受尊敬。

锤炼个人品德是为营造高尚的社会风气,努力钻研学术是为不负祖国的殷切期许。师范馆的许多同学吸收进化论思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激发忠爱,开拓知识,研究实业”。他们常就朝政得失、外交是非和社会风俗展开讨论,以救亡图存为己任。在1903年的拒俄运动中,师生200余人“鸣钟上堂”,集会演讲,“言至痛哭流涕,同学齐声应许,震撼天地”。

1919年5月4日,北京高师学生率先来到天安门,并在游行后带头火烧赵家楼。教师钱玄同与学生一道游行,校长陈宝泉力保被捕学生,并亲自在校门欢迎他们被释归来。女高师学生也冲破校方的阻挠,参加游行演讲,为被捕学生捐款。继师范馆学生发动“拒俄运动”之后,这是北师大校史上“读书不忘爱国”精神的又一次高扬。

1926年,“三一八惨案”爆发,女师大学生刘和珍、杨德群,师大学生范士融殉难。九一八事变后,师大召开全体大会,致电国民政府,抨击其“不抵抗主义”为奇耻大辱,主张“不战必亡,不亡必战”。在此后的“一二九运动”和迎接北平解放的斗争中,师大的师生都成为民主革命斗争中的重要力量。

正是在这样的校风熏陶下,历史学家徐炳昶任校长期间,不仅推动了师大的学科建设,而且联合北平各大学校长通电抗日。国文系教授、地下党员吴承仕去世后,周恩来曾送挽联:“孤悬敌区,舍身成仁,不愧青年训导;重整国学,努力启蒙,足资后学楷模。”在抗战爆发、学校被迫西迁的艰苦形势下,教授钱玄同不污伪命,贫病而死;学生风餐露宿,甚至乘羊皮筏渡黄河上课,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

正是在这样的传统影响下,新中国成立后,全校师生艰苦朴素,勤奋好学,毕业后争相奔赴边疆地区任教,在现职500多名普教特级教师当中,在西部地区工作的就有百人之多。21届女高师毕业生陶淑范、43届毕业生霍懋征均投身教育事业60年,为国家培养出许多杰出人才;57届毕业生张宜亚在山西从教30余年,被誉为“一个灵魂雕塑者”;63届毕业生戴淑华以其在普教战线上的优秀业绩,成为“大庆精神大庆人”十大标兵之一,与铁人王进喜同列……,他们为各地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正是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鞭策下,全校师生既重文章,更重道德。发展心理研究所林崇德教授多年来精心教书育人,为学生的成长投入大量心血。2001年,他在第二届全国师德先进评选中荣登榜首,被授予“全国师德标兵”称号。低能物理所教授黄祖洽院士、法律与政治学研究所张静如教授勤学敬业,对待教学工作一丝不苟,荣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称号,为北师大的优良传统和北师大人的品德风貌谱写了新曲。

在百年风雨中,北师大形成了“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校风。师生们始终把热爱祖国、追求进步作为他们的崇高理想,作为教学科研工作的动力;他们把诚信待人、质朴立身作为重要的行为准则,作为合格教师的道德标准;他们将求真创新作为鞭策自己的科学精神,作为恪守学术规范的集中体现;他们将为人师表作为一生的自我追求,作为塑造教师社会形象的最佳指标。

名师荟萃桃李芬芳

梅贻琦有句名言: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是有大师之谓也。斯言诚是。

早在师范馆时期,担任教习者中就有吴汝纶、张鹤龄、屠寄、胡玉麟这样的知名学者。到北京高师时期,群贤毕至、名师荟萃。许多留学归来的学子被聘为教师,如钱玄同、马叙伦、朱希祖、王桐龄、何炳松、陆懋德、陈衡恪等多人。他们不仅著书立说,而且教书育人。钱玄同、马裕藻主张,“学生自预科始,于听受而外尤贵能自己讲解”,提倡学生的主动学习。地质学家丁文江在高师上课,开始就说他不是来教知识的:“我就是要教你们,新的问题来了你怎么办,你又怎么不断去发现新问题。”学校浓厚的学术空气,吸引了许多学者参与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像学校的国文学会就吸引了沈兼士、吴虞、杨树达、鲁迅、黎锦熙、钱玄同、沈尹默等多人参加,而蔡元培、胡适、萧友梅、陶履恭以及美国教育家杜威等人也常受邀讲学。如鲁迅曾在女高师做过《娜拉走后怎样》的著名讲演,1932年他又在北师大的露天广场上做了《再论“第三种人”》的讲演,听众达2000多人,引起社会轰动。心理学家张耀翔在高师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心理实验室,编纂了最早的心理学专业刊物《心理》,并在1922年进行了最早的民意测验,奠定了北师大心理学科的基础。

在1923年“改大”、北平大学师范学院及1932年北师大并校后的时期,梁启超、吴承仕、陈垣、黄侃等大师曾来校任教。历史学家徐炳昶大力推进学术研究,建立了研究所(后改为研究院),先后创办了《女师大学术季刊》、《师大史学丛刊》、《师大国学丛刊》及《师大月刊》教育学院、文学院、理学院各专号。在抗战西迁的艰苦岁月里,黎锦熙、许寿裳、马师儒、傅种孙、焦菊隐、袁敦礼等教师不畏艰辛,辗转于迁校之途,授业于茅草之室。而此时期的辅仁大学则先后聘任陈垣、朱希祖、刘半农、马衡、范文澜、李霁野、余嘉锡、罗常培、魏建功、唐兰、陆宗达、孙楷第、于省吾、刘盼遂、邓之诚、韩儒林等一大批一流学者任教,形成令后人羡慕不已的强大教师阵容。

新中国成立后,北师大的师资队伍进一步得到加强。侯外庐、洪深、焦菊隐、黎锦熙、贺绿汀、李德全、傅种孙、祁开智、鲁宝重、郭毓彬、黄国璋、徐英超等名家分别担任历史、戏剧、英语、中文、音乐、保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体育等系主任,著名学者黄药眠、钟敬文、李何林、穆木天、白寿彝、何兹全、周廷儒、朱智贤等应聘来校。1952年辅仁大学与北师大合并,教师阵容更加强大。许多年后,还有许多年过花甲的老学生深情地回忆起陈垣校长银髯飘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励志强身;陆宗达先生用形象的体语讲解古代文字,引发学生的大笑喝彩;启功先生课堂之上吟唱古诗词,引得教室里欢声雷动,路人驻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名师巨匠的默默耕耘,才使北师大百年来英才辈出。在师范馆的毕业生中,有山西图书馆的创办者柯璜、编纂十巨册《联绵字典》的符定一等知名学者。北京高师学生周谷城、周予同后来都成为著名的史学家。朱恩德在1921年远东运动会上,同时获得“个人五项”和“个人十项”的第一。李大钊介绍入党的高师学生魏野畴在1928年被捕牺牲,被毛泽东赞为“中国共产党忠实朋友”的杜斌丞亦在1947年遇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洒尽一腔热血。

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1928入北师大教育系学习,在学期间勤于思考,不懈读书写作,在学期间所写的文章曾被收入《古史辨》第4册,后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知名学者。在20世纪20-30年代,高师和师大篮球队员作为国家队主力,先后在第五届、第八届远东运动会上荣获篮球金牌和银牌。1929-1930年,日本留学生仓石武次郎到中国学习,在北师大听钱玄同先生的《说文研究》和音韵学课程,后任东京大学教授,在汉语言文学、经学等多方面硕果累累。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丰富,在北师大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夜大生、函授生中,不仅有两院院士、科研院所的研究员,也有各重点高校的领导、学科带头人;有党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各省市的领导同志,更有大批辛勤工作在全国基础教育战线上的教师,他们都以出色的工作业绩回报了母校对他们的栽培。

硕果累累励耘自强

大学是大师云集之所,也是知识创新的园地。70年前,黎锦熙教授就明确指出,“大学者,具有创造力之学府也”。

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北师大形成了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体系,一大批学术造诣很深的专家、教授,组成了极具实力的创新群体,使北师大成为我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多出精品成果是学校人文科学发展的基本目标。白寿彝教授任总主编、校内多位专家学者参与编撰的多卷本《中国通史》,出版后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被公认是20世纪中国史学的压轴之作。江泽民总书记在给白寿彝教授的信中,称这套书的出版“是我国史学界的一大喜事”,“一定会有益于推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学习历史的浓厚风气”。钟敬文教授奠定了中国民俗学派的基础,被海内外学术界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国学大师启功教授,在古典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献学、文物鉴定和书画艺术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蜚声中外。北师大教育、心理学科的研究成果多次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学科优势十分突出;许多学者积极参与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学位条例》等一系列国家重要的法律法规的起草与制定工作。1999年他们又决定定期向国家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提出《中国教育发展报告》,高质量、全方位地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咨询和服务。

北师大的自然科学研究也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李小文院士创建了“李—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奠定了国际二向性反射研究中几何光学学派的基础。由郑光美教授主持、北师大独立完成的“中国特产濒危雉类生态生物学驯养繁殖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颜一鸣教授等开发的整体x光透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同时获得德、荷、美三国专利和四项中国专利。李洪兴教授运用“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理论”实现了世界上首例“四级倒立摆实物系统控制”,被公认是一项原创性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在生命科学领域,何大澄教授正与国内外合作者一起,通过对蛋白质组的分析研究两种高发、高死亡率的肿瘤;在环境生态领域,刘昌明院士、林学钰院士等一批科学家对沙尘暴防治、淡水危机、洪涝灾害等重大问题进行攻关;史培军教授曾应邀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防沙治沙研究的情况介绍。这都反映出北师大的科学家关注有关国计民生重大课题的努力。

为基础教育事业服务始终是北师大科研工作的重点目标之一。在近年来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工作中,北师大承担了多项任务,主持了多门课程的国家标准制订,编写和出版了新的实验教材。许多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奔赴全国各地,进行不同层级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培训,北师大作为国家队与主力军的作用,更加突出。

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已成为建设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北京师范大学与一些兄弟院校合作,以多校一园、集中优势的形式,走联合共建大学科技园的创新之路,在北京市的师大高科技园区中,就极端环境下生物资源的深度开发、现代生物工程、中药现代化与新药研发、教育信息技术与现代远程教育、特色新材料、新技术及环境工程技术等项目进行重点开发。

高校科技要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已成为北师大科技工作者的共识。他们与有关企业联合共建,在2000年承担了国家科技部“防沙治沙科技规划”项目,在怀来建立了野外综合实验基地,并在银川建立了10万亩的麻黄种植基地。在科技成果孵化方面,他们又与企业合作,在银川、呼和浩特建立了两个符合国家GMP标准的药品生产加工基地,首期合作成果“胚芽滋养胶囊”已经进入市场,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就,北师大人并没有丝毫满足。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加入WTO、国内外竞争空前激烈、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猛的时刻,北师大面临着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北师大人将如何把世纪传统化为不断进取的动力和资源,如何励精图治、勇于创新,才能使百年老校再创辉煌?

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就自己的办学思路做出了重大抉择,提出了实现学校战略转型和创办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即要在“十五”期间,基本完成包括学科、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在内的结构性调整,实现向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科学为主要特色,文、理、工、管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历史转型,为学校未来的发展,为将北京师范大学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自100年前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设立并招生以来,其间虽有反复争论,但师范教育不但没有夭折,反而获得了蓬勃发展。70年前黎锦熙曾说:“大学者,具有创造力之学府也;一面养成大多数之良匠与干员,一面必当使少数深造者之能实现上举种种之盛业。故师大而无研究所,终将不能成其为‘大’。”他认为科学研究是“师大之生命线”。

近半个世纪以来,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当代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地位和作用空前凸显。大学的职能已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承担国家与社会赋予的种种使命。师范大学必须拓宽口径,既满足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更能为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层次和更高的平台。

为了实现这百年师大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转型,北师大已经向中国和世界展示出自己今后5年间的规划蓝图:

——到2003年年底,基本完成学科调整工作;加大对国家级重点学科的支持力度,做好北京市和学校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到2005年,使具有博士、硕士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学科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强化特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建设,巩固基础学科优势,加强社会科学学科、应用技术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努力培植新的学科增长点。

——“十五”期间,要在优化学科、专业和课程结构的基础上,稳定本科生规模,适度扩大研究生和留学生规模;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改革;大力推进“名师、名课、名教材建设工程”;推进创新教育和实践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弹性学习制度的研究和实践;增加投入,改善教学基本条件,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大多层次社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力度。

——实施“重点实验室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创新群体建设,发挥基础研究优势,大力发展应用性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优化学术环境;在“十五”期间,文、理各科科研经费、项目数量、优秀成果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加强队伍建设和优秀人才的培养,吸引国内外学术界有影响的拔尖人才,通过各种基金和培养计划,使中青年业务骨干得到不断补充和提高的机会;做好人才资源共享工作,优化教师结构;花大气力改善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通过实施“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工程”、组建教育文化产业集团、加快科技教育产业步伐,培植学校经济增长点;在“十五”期间,争取打响体现学校特色的若干拳头产品,创建若干标志性的高科技产业,使科技教育产业的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加强校园数字化建设,尽快将北师大建设成为全国信息技术教育中心和远程教育基地;完善学校管理体制,建立富有活力的用人制度;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开放办学的新格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优良校园氛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回眸百年历程,北师大走过的不懈追求之路,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现代化历程的缩影:在北师大的师生中,既有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奋斗终生的英烈,也有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草创呕心沥血的先贤;既有著作等身、国内外知名的学者,也有一生淡泊,桃李满天下的普通教师。在新中国的各项事业中取得突出成就的光荣榜上,都能找到北师大人的名字;由北师大人培养出来的一代又一代人才,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大厦中不可或缺的砖石。一百年来,北师大的命运已与中国的强国复兴之路紧密联系在一起。

木铎金声,将在新世纪里铿锵长鸣。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