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习创造未来

2002-09-0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堵德健 我有话说

南京市真不愧为大火炉,已经9月1日了,气温又升到35摄氏度。一大早出门时,太阳晒在身上火辣辣的,记者不禁心里打鼓,这么毒的日头,还会有多少人来参加南京市首届学习节开幕的露天活动呢?,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等几条气球牵引的大标语在鼓楼市民广场迎风招展,标语下面人头攒动,没想到足足有几千人聚集在广场上。有的在仔细地看各种展板;有的在咨询台前和专家探讨家庭教育问题。

奶奶和孙子的故事

舞台上一位老奶奶正在用英语和孙子对话。李亦冬小朋友才8岁,但在68岁老奶奶的帮助和督促下已经学了两年多英语。奶奶提出的一连串英语问题孙子都能对答如流。表演刚结束,好多人就把他们团团围住。郑亚惠老奶奶说她自己是40多岁时因工作需要才开始学英语的,孩子5、6岁时她就开始教他英语,现在他们在家里已能用英语进行一般日常生活对话。除了英语,她还时常用生动活泼的方式给他传授各种知识。

南京市在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规划中掀起了百万市民学英语的热潮。目前不仅机关干部在学、公交和出租车司机在学,广大市民也在学。为方便大家学英语,南京现在有遍布全市的许多英语学习班和六个“英语角”;每次活动时间都摩肩接踵,人满为患;《扬子晚报》、《金陵晚报》上每天都有英语专版……

五个家庭“比武”

五个家庭,每家三口一字排列在舞台上,有的是父母带着孩子,也有的是爷爷奶奶带孙子来参赛。主持人连珠炮式地向他们提问,题目包括计算机知识、英文对话和造句、科普常识、古诗词背诵并说出其作者等,还有“第一个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什么?”、“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等难度不算小的问题,但每个家庭都能正确地回答。参赛者中最小的只有4岁半,最大的已86岁高龄。他们一个用流利的英语回答了主持人的提问,另一个则慷慨激昂地背诵了杜牧的“泊秦淮”,激起了一阵阵掌声。

年届花甲初执教鞭

舞台的一侧摆了几张画桌,三位老人正在挥毫泼墨。一会儿工夫他们就在现场完成了几幅书画作品,并将它们赠给学习节组委会;不多久,又完成了几幅,分别让参加大会的书画爱好者索要走了。一问才知道,他们都是南京市老年大学的“老”学生,所谓“老”,是指他们一入了老年大学的门就不想毕业,“本科”上完了再上“研究生”;这个专业毕业了再读一个新专业,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但在现场作画的张拯民先生是一个例外,他在老年大学经过6年苦读,在完成研究生学业后今年已留校当上了教师。他笑着对记者说:“一辈子没有当过教师,没想到在退休的年龄倒圆了我年轻时的梦。”

南京市是最早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省会城市,最近又确定每年的9月1日为学习节。这次,他们组织了有21名院士、科技专家、教师和大学生参加的志愿者队伍,送知识到社区、乡村和工厂;开设了42场各类文化讲座;安排了200多个学习辅导点,为市民解答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并通过知识竞赛、展板展示、演讲、文艺表演等方式展示学习成绩。还决定每逢学习节,包括南京博物院、金陵图书馆、南京民俗博物院在内的100多个文化场馆都免费向市民开放。

(本报南京9月2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