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能源需补血

2002-09-0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陆彩荣 我有话说

“中国消费者今年将购买90万辆机动车,他们将以超过1天8000套速度购买住房,并以家用设备、取暖设施装修他们的住房……”这是美国《商业周刊》在报道中国能源问题时的一段描述,报道同时指出,“这些都将吃掉大量能源”。中国的能源战略与能源安全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血液。能源供应能力和供应状况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学家认为,未来10年到20年,中国经济仍将以较高的速度增长,能源消费总量也将有较大幅度地增长。尽管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占主导地位,但石油天然气的消耗无疑将大幅增加。

一些专业机构的研究表明,到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将分别达到2.9亿吨和3.9亿吨左右。能源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国内外很多机构对中国未来能源需求进行了分析预测。国家计委相关课题组曾经运用部门分析法,根据GDP增长、人口增长、能源弹性系数和节能率等指标,预测了“十五”期间中国能源供需状况。从能源消费需求看,到2005年,中国一次能源需求总量为1594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15亿吨,原油2.35亿吨,天然气520亿立方米,一次电力3300亿千瓦时;煤炭、原油、天然气、一次电力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分别为67.1%、21.1%、4.4%和7.4%。

从能源供应方面看,煤炭供应仍将主要依赖国内生产,石油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国际石油市场。预计到2010年,中国大约需要进口1亿吨石油,2020年将达到1.5亿吨以上,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达到40%左右,甚至更高。

在这样的情势下,发展新能源就显得特别重要而紧迫。

新能源是除传统的煤炭、石油之外的能源品种,其最大的特点是可再生、无污染。如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水能的可开发装机容量为3.78亿千瓦,年发电量1.92万亿千瓦时,居世界首位;但目前水电装机容量8200万千瓦,水能的利用率仅为13%,低于发展中国家水资源平均利用率11.5%。太阳能在三分之二的国土上,年辐射量超过60万焦耳/平方厘米,每年地表吸收的太阳能大约相当于2.4万亿吨标准煤的能量,开发利用前景广阔;风能资源量约为16亿千瓦,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约2.5亿千瓦,风力发电装机容量40万千瓦;地热资源仅中低温直接利用量就超过2000亿吨标准煤;生物质能资源十分丰富,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量每年有3.1亿吨标准煤,薪柴资源量为1.3亿吨标准煤,加上城市有机垃圾等,资源总量可达6.5亿吨标准煤以上;其他还有海洋能、海流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等。

据专家介绍,预计到2005年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含生物质能传统利用)年开发利用量将达到130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近1000万吨碳的温室气体及60多万吨二氧化硫、烟尘的排放,为130万户边远地区农牧民(约500到600万人口)解决无电问题,提供近20万个就业岗位。

发展新能源,不仅前景广阔,而且具有非常高的经济社会价值。来自国家计委的消息说,21世纪中国能源政策的重心将由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总量扩张、缓解能源供需矛盾,逐步转向在总量增长的同时,改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轻能源生产、消费的环境污染。为此,我国能源将进行一次集中“补血”,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