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先有潭柘 后有幽燕

说文谈史
2002-09-04 来源:光明日报 邓友梅 我有话说

许多洋朋友问我,要了解老北京的文化面貌,除了长城,故宫,还有什么地方最值得看?

我回答他一个字:“庙!”

老北京有句谚语:“进京的和尚出京的官”。帝王之都衙门林立,在相府看门都是正七品,官多如牛毛不值钱。可一外放就值钱了,七品就是知县正堂,有权有势,算得一路诸侯。和尚在外省念经习法,很难出名弄势,一进北京就不同了。北京的庙不是皇家寺院就是敕建道场,是全国佛教领导部门所在。一般和尚进不了京,进京的和尚就不一般。

“进京”不是以城墙为界,而是以行政区域划线。北京郊外有许多寺院,随便举出一个来就大有讲究。比如说西南郊山里的潭柘寺。

和法源寺、戒台寺、云居寺、碧云寺等名刹比起来,潭柘寺离着京城最远,可跟皇帝的关系最近。若不懂什么叫皇家寺院,最好就来看看潭柘寺的几大特点:

一,资格老。建于西晋,距今已有1700多年,故有“先有潭柘,后有幽燕”之说。

二,规模大。它建在京西数十公里外一座山坡上,前后左右有回龙、虎距、捧月、紫翠、集云、璎珞、架月、象王、莲花等9座山峰众星捧月般围绕。庙宇建筑与门外环境共用地13.4公顷,共有房屋999间半,紫禁城内皇宫房间的总数是9999间半,潭柘寺占其十分之一,有一定品级含意。

三,是建筑特殊。其最特殊之处是在山门,中殿、大雄宝殿这一路标准的寺庙建筑左侧,并排建了一套庭园式建筑。绿瓦红栏,曲径假山,茂林修竹,小桥流水,与中路钟磬常鸣,香烟缭绕,雄伟庄严的佛殿香堂建筑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是皇帝的行宫。这里没有罗汉堂、天王殿,却有万岁宫、太后宫。与帝后相对应,这里的竹子也有两种,一种黄边绿心的“金包银”,一种是绿边黄心“银包金”。最神秘的是两棵高入云天的银杏树,一棵叫“帝王树”,一棵叫“配王树”。每有皇帝登基,那“帝王树”就必定从根上冒出一根新枝,越长越高最后与主干合成一体。而每有皇帝“驾崩”,又必定从顶上有一根硕大的支干突然断折,落下地来。不过我出生时最后一位皇帝已经下台,最后一根断枝已经掉地。我没机会亲自验证了。这一条只是听老人说的,是真是假,任君自断。

人们或许会问,这么大个庙,兴盛时会有多少和尚呢?

本人从没打听过这数字,不过见到过两口当年给和尚做饭用的铁锅。一个是小菜锅,直径1.8米,深1.1米。它旁边还有口熬粥用的大锅,直径4米,深度2米多。人站进去露不出头来。据说一次要煮米7石,也就是70斗米,16个小时才能煮熟。按每人吃1斤米算,这也够几百和尚吃的吧?

除以上特点外,还有几件东西也值得一提。一是大雄宝殿顶上下两层房檐,上下各挂一块匾,都是皇帝写的。上边“清静庄严”四字康熙所书,下边“福海珠轮”乾隆所写。皇帝给庙写匾不少见,但一个殿挂两位皇帝的匾却不多。另一件是这里除了供奉弥勒、观音、如来佛外,还供着一尊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的塑像,并保存着公主当年在此修行时烧香磕头用的“公主拜砖”,因为这位公主在世时,长期在此寺修行。元、明、清换了三个朝代,此院始终保持其“皇家寺院”的资格,也属少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