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机遇与一个人的成功

院士论坛
2002-09-06 来源:光明日报 朱清时 我有话说


朱清时分子光谱学和分子物理学家。1946年2月生,四川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历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教授、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科协副主席、东北大学和华东师大兼职教授等职。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安徽省科协副主席。

人类社会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用确定论来准确描述的,所以不能依靠几本书、几位成功人士的事迹教导我们怎么成功。那有没有描述的方法了?有,我们可从几率或机遇的角度来描述它,这样才能深入、全面地描述一个人成功的本质因素。

一、机遇是成功的首要因素

就科学而言,一个学科领域中大的机遇几百年一遇,中等机遇可能十几年、几十年一遇。大的机遇是历史和社会造成的,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都与这类大机遇有关。如果牛顿不是生在他那个时代,而是早生200年,那么他不可能得出万有引力定律,因为加利略和第谷等人的观察数据还没有出来。如果他晚生100年,别人可能把这个发现做出来了。因此要想在科研上有大作为,一定要善于省时度势,看清科技发展的大趋势,有良好的洞察力去感知哪里有“金矿”。还有一种机遇是社会造成的,生活在“文化大革命”年代的人就没有很好的机遇可以利用。

二、如何抓住机遇

机遇往往是突然地或不知不觉地出现的,有时甚至永远不为人所知、或只是在回首往事时才认识到过去的那件事是个机遇,庆幸抓住了它或者后悔失去了它。善于抓住机遇的人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素质:

第一,要随时做好准备,不要机遇来的时候临时抱佛脚。从青年时代开始就要尽可能的获取各种各样的广搏的知识,还要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尽可能锻炼出很强的创新能力。我们的科研要在世界上取得成功,关键是要有创新能力,而不是光有读书能力。有些人非常刻苦,很爱学习,但是遇到新问题总是一筹莫展,这就是过去教育的弊病——只重视了传授知识,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二,要从小事做起,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道理很简单,机遇总是突然地、不知不觉地出现,有时你甚至一辈子也不知道哪个是机遇。

第三,一旦出现机遇的时候,全力以赴,兢兢业业地抓住它。我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所说的“人生能有几回搏!”就是很好的诠释。

第四,要锻炼出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在复杂的情况下发现机遇。许多学生念书时成绩很好,但后来,有的人成就很多,有的人却一事无成。关键在于面对新出现的复杂局面时,能否发现机遇,这就需要直觉。爱因斯坦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原因之一就是他在年轻时就懂得直觉的重要,又选择了他具有最好直觉的领域——物理学,因而在条件成熟时,他可以有大的突破。

三、如何创造机遇

首先,抓住机遇不是被动的,真正聪明的人会创造机遇。就拿过去红军和解放军的运动战来说吧。没有好机会就跟你转圈跑,跑到你出现漏洞,也就是出现我的战机,我马上就打。运动战就是创造机遇的好例子。

其次,创造机遇要找那种适合自己,机遇多的岗位和地方去。一位美国大学校长介绍,美国人很喜欢换工作岗位,一生中大概要换四次。中国人恰好相反,惯性大,干一件事就想一辈子呆在这儿。换工作岗位有什么好处呢?你不是一锤定终身,你可以多次换,找准最适合自己的、机会最大的地方和位置。

再次,要得到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机遇,或者让那些属于自己机遇不要失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人要诚实守信。有好多年轻人,为了短期利益和行为做假,考试作弊、说假话,就是不诚信,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害了自己。中国学生曾经一度是美国各名校最欢迎的留学生群体,而最近却有了一些变化。原因很简单,某些中国学生拿着奖学金到了美国,可一旦找到工作机会,就会马上申请离开学校,将自己曾经承诺要完成的学位和研究抛在一边。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已经使得美国大学的部分教授对中国学生的诚信产生了怀疑。应该指出,尽管有这种行为的中国学生是少数,然而就是这样的“少数”,就已经让中国学生的名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第四,要善于与人相处和交流。交流对一个人的成功很重要。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两个人交流思想和两个人交换苹果完全不一样,交换苹果,每个人手上只有一个苹果,而交流思想,每个人同时有两个思想”。如果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学会与人相处和交流,博采众家之长,那么你就具备了得到机遇的一个非常好的素质。

最后,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对创造机遇非常重要。一旦工作出现问题,要很快调整自己,去做那些容易取得成功的事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