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留学澳洲的迷惘与苦涩

深度报道
2002-09-0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戴军 我有话说

澳大利亚从1998年开始,对中国的留学政策开始放宽,由此申请赴澳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逐年递增。据统计,2001年中国赴澳留学的人数比2000年增加了70%,目前在澳大利亚约有2万名左右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

问题频出始料不及澳移民部收紧标准

澳大利亚以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社会治安良好,留学费用同美欧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要便宜许多等优势,很快就在中国成为新的留学热点。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涌入澳洲,一些问题逐渐凸显。首先是留学生的英语不过关,很多学生根本连最基本的英语水平都达不到,但由于他们是全额付费,澳洲学校自然乐得录取。而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这些学生抵澳后在学习中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压力。据当地各校反映,来自中国、越南及南美的学生英文程度太低,以至影响到授课进度,这种现象在商科和计算机专业尤为普遍。

其次,在留学签证的审核过程中,澳方发现一些申请者提供了一些虚假的证明材料,由此推断恐怕已有不少其他使用假材料者漏网,于是开始收紧留学签证的核发。澳移民部移民及临时入境组首席助理次长在参院的一次听证会上披露,3个国家的学生拒签率最高,其中中国学生位居第二,达39%。也就是说,每5人中就有两人被拒签。被拒签的理由主要有三:申请人不具备足够的资金保障、申请人的英语水平未能达标、申请材料中含有欺诈成分。

以前,澳大利亚在审核和颁发签证时是按所谓“公报国家”与“非公报国家”来加以区别。“公报国家”是指其公民来澳后能遵守或较好地遵守澳签证条件的国家,“公报国家”的公民申请赴澳签证从时间、手续和所需要文件上都比“非公报国家”的公民要简单得多,拒签率也低很多。中国一直被列为“非公报国家”。澳7月1日进行了一次调整,将不同国家按其留学生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程度、遵守签证条件的情况、完成学业后回国的人数等划分“风险等级”,共分五级:一级为低风险;二级为中等风险;三级为高风险;四级为很高风险;五级为极高风险。其中也可能出现因学生申请就读课程类别的不同而导致“风险等级”不同的情况。比如,有的国家在某种学生签证上被定为四级,但在其他学生签证上则被定为三级。中国被定为“四级”,对于中国留学生,除了由澳政府援助的课程外,所有课程都被定为四级。同属这一级别的国家还有:伊朗、约旦、黎巴嫩、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等。

中介公司浑水摸鱼留学人干吃哑巴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有能力自费出国留学的国人越来越多。据澳联邦教育部2001年公布的数字,1998年在澳中国大陆留学生5273人,1999年为8859人,到2000年增至14948人,年均递增68.35%。中国大陆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的第五大留学生生源地。

在这种大气候下,国内大大小小的留学中介应运而生,为中国学生海外求学提供了不少方便。可时间一长,正应了那句老话,“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以留学澳洲为例,一些缺乏职业道德的中介公司收了钱却不认真办事,为增加业务成功率不惜对客户进行虚假宣传,将普通大学夸大为名校;将语言学校入学单谎称为高校录取通知书,留学者抵澳后才发觉真正的情形同被告知的是两码事。异国他乡,举目无亲,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去应付计划外的留学生活,心灵备受创伤。更有甚者,有的中介为拿到代理费,竟替不符合条件的委托人伪造证明文件;孰不知,这种造假一旦被澳方察觉,会对申请人造成无可挽回的恶劣影响。浏览澳洲当地的留学生活网站,大骂留学中介坑人骗钱的帖子几乎天天可见。被点名的中介公司有澳洲本地的,但以中国国内的居多。

澳洲的世界挺精彩留学的孩子很无奈

在澳洲的中国留学生大军里,有一支为数不少的在中学就读的小留学生队伍,年龄多在13岁到18岁之间。这些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发生的事值得引起国内家长们的高度重视。

澳洲政府规定,来澳读中学的海外学生,必须与当地家庭住在一起,称为Homestay。而招租海外学生入住的家庭通常并不富裕,往往还比不上孩子们自己在国内的家。孩子们会在心里加以比较,总觉得失望——不该是这样的。打电话太频繁,洗澡时间过长,不愿收拾房间,日常眼里没活儿,作息时间无规律……所有这些,都是导致小留学生与房东发生不合的原因。而矛盾出现后,这些孩子不会想到检讨自己,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却总是归咎他人,认为自己运气不好,摊上这么个房东。比如有一位小姑娘总抱怨房东对她不好,想搬家。问她房东怎么不好,回答是:他老逼我刷牙,还非让把脸盆也洗干净;洗完澡还得收拾浴室……像这样的孩子一年换好几家Homestay的情况是很普遍的,换来换去,不少时间和精力就耗在了这上面。

父母送孩子出国学习,期冀他们能够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却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至少是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孩子尚未成年,生理和心理上尚处在发育期,正确的世界观远未形成,孩子们有没有这样的心理承受能力能独自撑起一片天?中国有句俗话叫“穷家富路”,父母担心孩子在外受苦,于是尽力从资金上满足他们。孩子们有了自己自由支配钱财的机会却往往不大懂得合理把握,于是“快乐”消费,比谁出手大,开的车子好,用的手机新,染的头发酷。谈恋爱,同居的现象亦不鲜见。

记者的一个朋友,国内一家企业的老总托人给在悉尼读中学的儿子捎来一包东西带到我处,那孩子来取包裹时吓了我一跳:开一辆崭新的福特轿车,一身的名牌休闲,腰间别着市面上最新款手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俨然一个小名流。目送这衣着光鲜的男孩帅气地驾车绝尘而去,不禁心生疑惑:这到底是来求学呢,还是享受生活来了?

当然,小留学生中也不乏努力学习,力求上进的典范。1999年澳大利亚IB和VCE两种高中毕业会考的第一名都是从中国来的小留学生,2001年全澳海外学生高考第一名也被中国小留学生夺得。据调查,这些能做到自我约束、积极上进的孩子,无不得益于他们在国内时的良好家庭教育。

澳中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中心董事长,澳大利亚浙江侨民联合会副会长,澳籍华人陈静女士从2000年起对中国留澳中学生的现状作了大量调查。她先后走访近百名在澳洲的小留学生,制作了8集电视纪录片《少年留学走天涯》。该片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龙龙初来澳时是一个不错的孩子,由于误交损友,染上了赌博,最终赌光了学费、生活费,又不敢面对现实,于是他伪造录取通知书,欺骗父母说已考上了大学,在谎言中又生活了近一年,最终被勒令退学、取消签证,不得不返回中国。龙龙的故事在澳洲的中国小留学生中有一定代表性,比他走得更远的孩子也有,当地报纸就曾有中国小留学生卷入毒品和暴力事件的报道。就在上月,悉尼的一所国际学校中还发生了一起18岁中国学生持刀伤人案,起因不过是几个学生就餐时为座位发生争执,其中一名来自广东的11年级男生即拔刀将同学刺伤。据称,持刀行凶者是校内的帮会成员。

关于澳洲中国小留学生的情况,中国驻澳使、领馆的教育处也有评估。普遍认为,家长将未成年子女送到澳洲留学是一项风险极大的投资。在此问题上的决策上,做家长的一定要有独立思考,切不可盲目攀比。孩子出国后,面对的是一个与国内相差很大的学习与生活环境,除为数不多的佼佼者之外,总体而言这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小留学生普遍缺乏吃苦能力,独立欲强,独立能力差;在国内尚有父母、学校及社会的约束,而来澳后置身于全方位的自由开放中却难以把握自己。可想而知。将这些尚处在心理断乳期的孩子送来澳洲,这种投资的风险有多么大,对此,家长们必须要有心理准备。留学澳洲并不等于孩子的成才有了保障,要成才也未必一定要出国;澳洲的世界挺精彩,但没有充分思想准备的远行无异于盲目冒险,要付出的代价可能是刻骨铭心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