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扬素质教育的风帆

2002-09-1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特约记者 刘文成 本报记者 朱伟光 我有话说

近年来,哈尔滨市教育事业频闪亮点,引起广泛关注。他们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大胆创新,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很多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如城乡教育对口支援,促进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受到国务院领导的肯定;提出并践行“建网就是建学校”的理念,率先实现“校校通”,以信息化带动了教育现代化,赢得全国教育界的广泛认同。作为社会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哈尔滨教育何以走在全国的前面?近日,记者带着问题到哈尔滨采访。

抓教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这是哈市抚顺小学二年级的一堂数学实践活动课。多媒体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漂亮的动画人物,于瀛老师的声音响起:“我是仙女姐姐,愿意跟我一起去数字王国游乐园吗?那么,我带领你们走入迷宫,算一算,比一比,谁最行?”

于是,每一轮迷宫都设定若干个问题,学生们高高举起的手像伸长的鸭脖子,有的单腿跪在椅子上,有的干脆站起来嘴上不时嘟囔着:“姐姐,我知道,我知道!”被叫起来的学生则特别兴奋,有的索性站到讲台前“表现”自己。坐在下面的学生一点也不“老实”,相互纠正着错误,有时则按捺不住地讨论起来。40分钟的课在一种探究的愉快氛围中很快结束了,几乎每个学生都轮到了上台“表现”的机会。之后,又听了于瀛老师的一节复习课,这回没有了卡通人物,没有了迷宫,但气氛同样热烈。学生们在讨论一道题的解法时,一个小男孩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算法,老师当即用他的姓氏命名为“李氏算法”,小男孩的脸上飞扬着成功者的喜悦。

“抚顺小学的学生都这么活跃吗?”记者问。“以前可不是这样”,于瀛老师告诉记者:“由于推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们转变了教育观念,更新了教学方法,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人愉快地学习。”

哈市萧红中学是一所以文化名人命名的初级中学。该校生物教学组组长周丹军告诉记者,推行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后,最大的变化是在教法学法方面。以备课上课为例,原来以教材为中心,以知识点为中心,而现在则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心。同样是做解剖鱼的生物实验,过去由教师打开鱼的体腔,按图索骥似地指出内脏器官,然后反复要求学生一一记住,结果,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学得乏味,也不扎实。而现在按新课改思维,实行探究性实验方法,鱼腔由学生自己动手打开,而且可以选择各式各样的方式打开,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发现,弄清内脏器官在鱼腔中的分布,并将其与曾解剖过的其他动物(如青蛙)进行比较讨论,找出相同点和差异点。这样学到的知识扎实,一辈子不忘,而从中形成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实际操作能力,更是终身受益。

年轻的于瀛老师只是哈市10万教师中极普通的一员,萧红中学生物组也只是哈市4000余所学校中的一个教学单位,他们全新的教育观念的形成,显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哈市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学改革的大背景相连。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的高素质人才,哈尔滨市教育局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科研为先导,以评价考试制度改革为引导机制,结合实际,在全市范围内大张旗鼓地进行了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提出了“校校有课题、校校有主题、人人参与改革”的口号。7区12县(市)各个中小学,都在探索着适合本校的教改之路,为学生营造一个勇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勇于探索和研究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

一提起学习,人们马上想到的便是课堂学习,而哈市第十九中学推出的“让学生学会学习”则是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活动中、社会中丰富学习的感受。今年春天,每到星期日,穿过哈尔滨市区的马家沟河的几处排污口,都有一群学生专注地用长长的吸水管吸水,把采集到的污水样本倒入一个容器中。原来这是哈十九中的高一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正在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哈尔滨市水污染问题”的研究性调查。他们在研究中发现,由于工业污水排放使哈市城市局部地区用水中铅、汞含量超标,由于含磷洗衣粉的使用使松花江水质发生污染,应该加快治理。他们积极探究,提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通过这样的活动,实现了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在课改大潮中,广大教师积极实践,形成了一系列鲜活的感悟。“让读书成为习惯”、“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试试我能行”、“拼拼我能赢”等等,这些充满哲理的格言其实并非名人名言,而是出自哈尔滨极普通的中小学教师。

哈一中、三中、六中、九中等学校是市教育局的直属省重点高中,在课改中,他们更是充当了“急先锋”。根据市教育局的要求,他们成为全市课改的“样本校”,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环节,进行科学的探索与实践。在此基础上,从部分学生发展到全体学生,从一个班或一个学年发展到高中各阶段的全面改革,实现由局部向整体推进。目前,这些学校的教师撰写的高中课程改革方面的专题论文有200多篇。这些试点学校还多次向全市展示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专题研究课及经验汇报,对全市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起到了示范作用。

南岗区是哈尔滨市的一个中心城区,在改革中坚持“分层启动、重点突破、整体改革、区域推进”的思路,以学校整体改革为切入点,把全区学校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分批启动素质教育联系点校教学改革实验,将参与改革的学校,根据主题的不同,组成教改“协作体”,在学校间形成改革关联互动的机制。目前,参加改革“协作体”的初中学校有13所,占区属公办初中学校的76%。这些学校在改革中相互协作,以点带面,促使教育要素的优化组合,形成区域内整体合力,推动了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南岗区因工作超前,成果显著,被国家确定为10个素质教育实验区之一,教改活动生机勃勃、日新月异。

在典型引路的作用下,哈尔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由于他们紧紧抓住课程改革这一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因此,有效地牵住了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牛鼻子。

教学领域改革不可能孤军深入,需要相关配套措施和良好环境。哈尔滨市教育局始终坚持系统思考,一方面,大刀阔斧地进行评价制度改革。在小学取消了百分制,取消了小学升初中全市统一考试,中招考试实行了“3+综合”,并将初中毕业考试权下放到学校,市重点高中招生中实行了配额生制度,使配额生比例达到50%,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考试这根指挥棒直接指向了素质教育。另一方面,紧锣密鼓地实行小学整体改革、高中办学模式改革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目前,哈尔滨市小学整体改革试点学校已达100所。高中形成了升学预备教育、艺术特色学校和综合高中三种办学模式,学校的办学活力明显增强,教育质量稳步高升。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方面,他们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走出了一条“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教育改革新路子。哈尔滨市的经验作为典型向全国推广,他们以“大用式”中学建设为具体形式(大用中学是哈尔滨市呼兰县的一所农村中学,是“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的先进典型),培养了农村孩子亦工亦农亦学的全面素质,为地方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适用人才。为此,在2001年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呼兰县代表哈尔滨市受到表彰。

抓教师全面提高队伍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队伍建设是根本。多年来,广大农村地区交通不便,信息渠道闭塞,教育资源短缺,高素质师资十分匮乏,一直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在哈尔滨,10万教师中有7万在农村,农村教育怎么办?出路在哪里?1999年初,上任伊始的哈尔滨市教委主任石永明深感责任重于泰山。经过调研后,他果断提出:用网络技术把全市教育资源紧紧地“网”在一起,让每个教师都能直面最先进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让我们的孩子与发达国家的孩子一样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学习。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就是没有围墙的学校,建网就是建学校!

“建网就是建学校”,好一句响亮的口号!而如今这一口号被教育界普遍认为是知识经济背景下提速发展教育的新理念。

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引发的是自觉行动。犹如一夜春风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地方经济支撑能力不强的状况下,经过三年努力,哈尔滨市硬是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覆盖全市5万平方公里的教育信息网络。当距哈尔滨市区300余公里的尚志市山区的开道小学教师第一次接触到网络这个神奇的世界时,激动万分:“网络使我们这些世代深居大山的教师和孩子们从封闭的状态下解脱出来,了解到了外面精彩纷呈的世界,和城里人共享最新、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网络改变了山村孩子的命运!

为了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哈尔滨市狠抓培训。几年来,共培训教师6万余人,培训面几近专业教师的80%,初级水平达标率为98%,中级以上水平达标率为40%。

与此同时,他们坚持建网建库并举,狠抓网络的使用,把特级教师的课件、教案,进行统一整理、归类后上网,供全市教师共享,教研员在网上指导科研、教研,创造了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模式。教育部两次在哈尔滨市召开现场会,认为该市用网络培训教师在全国教育系统首开先河,为教师继续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为教育改革做出了贡献。

教师培训需要经费,对于市区城镇条件好的学校还好办一些,但农村贫困地区的教师怎么办?这是身为哈尔滨市教育局局长石永明最挂记在心的事。经过深思再三,“免费”二字占居心田,挥之不去。于是,他们从今年暑期开始拿出每年仅有的10万元局长专项资金,免费为农村贫困地区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首期培训班的500名教师分别来自300多所中小学,基本涵盖了哈市农村贫困地区。

培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双城市五家镇一中的关海平老师说,参加培训班真像进行了一次“洗脑”,每天都有滔滔不绝的感想,现在脑子里满满的,真想马上回去实践。面对乡村教师的学习热情,石永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贫困地区教师进行免费培训,今后将成为一项制度,筹集专项资金,争取用三年时间,把农村地区的所有教师轮训一遍。”

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本。哈尔滨在抓教师业务培训的同时,一刻也不放松师德建设。多年来,坚持开展“正师德、铸师魂,正行风、树形象”系列教育活动,取得显著实效。良好的师风对学生起到了文明示范作用,推动了校园、社区、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今年7月31日,萧红中学7名学生给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永茂同志写信,并向全社会发出“从我做起,小手拉大手,树立哈尔滨人新形象”的倡议。一时间,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杨永茂同志作出批示,予以称赞,并将哈尔滨市民素质的提高,寄望于师生、学校的辐射、示范作用。为了完善师德建设机制,哈尔滨市将2002年确定为“师德建设年”,还聘请了27位来自社会各界人士作为师德监督员,深入到学校,从各个方面对师德建设实施有效监督。

石永明坚信,好校长会带出好队伍、办出好学校。哈尔滨市教育局在校长队伍建设方面,在全国率先作出了一个全新的尝试:分期分批选派校长走出黑土地,奔赴国家级校长培训基地参加综合培训。两年来,90名中小学校长分赴北师大和华东师大,带着希望走出去,满载硕果喜归来。接受过培训的哈市第一二二中学校长王海山说,这种大规模的培训的确是大手笔,在全国为数不多,系统的学习,使得我们管理学校的工作实践更加富有理性。从校长外派培训中尝到甜头的哈尔滨人,咬定了要把这件事坚持下去。截止记者发稿时止,又有90名经过选拔的中小学校长,即将启程前往国家级培训基地学习。

解决农村教师数量不足,队伍不稳,质量不高的问题,哈尔滨市的另一举措是实行了“在职教师到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轮岗支教”的办法。从1999年开始到2002年9月,先后选派了8028名教师到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任教。高素质的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深受欢迎。农民们自发雇车到镇中心迎接来任教的教师,他们说:“过去咱们一年花2万多元找不到好老师,现在不花钱,城里教师下乡来,这事办得好!”很多任教轮换的青年教师在人才聚集的城市学校,并没有感受到自身的作用,而到了农村,在贫困学生企盼的求知目光中,他们感受到心灵的震憾,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催促他们为农村的教育而努力工作。有的教师在农村任教期间入了党,他们说,“多一分爱心,就增一份责任。农村工作的经历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生活的宝贵财富。”

为了不给受援学校增加负担,市、区(县)两级财政分别筹措教师轮换资金,用于支付工资及通勤费。为解决教师住宿问题,市政府拨出100万元,用于轮换教师公寓的建设。为创设相应的保证机制,2000年市委、市政府做出决定,凡是到农村任教的教师上浮一级工资、毕业生取消见习期、晋升职称优先考虑,等等。为此,李岚清副总理两次批示,称赞哈尔滨“办了一件很有远见的大事,希望坚持下去,形成制度”,并要求教育部跟踪调研总结经验。

对口支援,不只是城里教师下乡,而是城乡学校全方位对接帮扶。阿城市胜利小学是一所城市小学,办学条件也比较差,但仍加入帮扶队伍。当记者采访时,这位校长充满感情地说:“农村的孩子太苦了。虽然我们学校并不富裕,但也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受援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我们可以采取师生捐一点、更新下来的设备送一点、校办工厂挤一点的办法帮助他们。”就是凭着这“三点”精神,仅去年,全市城镇学校捐往农村的现金达50余万元,教学设备、图书文具等物品价值达300余万元。去年晚秋时节,哈尔滨市第十二中学给对口支援的第九十中学送去了冬煤,十二中的徐校长说:“我们的学生不挨冻,受援学校的孩子也绝不能冻着。”

建立对口支援、教师定期轮换制度,不仅解决了农村办学条件不足和教师缺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推进了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带来了从教育观念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协调快速发展。

抓体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打破传统教育的封闭性和各级各类教育间的相互割裂的局面。哈尔滨市教育局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关键性问题,以大教育观和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理念为背景,提出了构建以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为重心的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社会的思想,推动素质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全面实施,使各个层次的市民能够根据自身实际和需求,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从而使未来哈尔滨的市民都能人人学会学习,人人主动学习,人人享有终身学习的条件,进而实现人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终身教育被誉为进入21世纪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把金钥匙。一些教育家视其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生存教育。面对教育和时代发展的使命和责任,石永明认为:“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不仅要对孩子的今天负责,更要为孩子未来的发展负责。必须尽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为了使理念付诸行动,理想变为现实,哈尔滨市教育局经反复研究,并组织有关专家论证,制定了《教育发展工程》,明确提出了力争用5到10年的时间,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资源优化及社区教育、教育信息化等六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实现由学前教育到职后教育,由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由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联系和沟通,努力构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在不断深入的改革与探索中,哈尔滨市教育局认识到,基础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石,但是,长期以来存在的高中学校办学规模小、高中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等问题,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人数仅占毕业生总数的45%,特别是优质高中的办学条件、办学规模,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市民的要求,这也导致中小学生升学竞争的压力增大,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因此,市教育局把加强示范性高中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在财力不足,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全面启动了哈三中新校区及一中、九中、学府中学、八中、十五中、十四中、一二二中、朝一中等一批名优高中学校改建扩建工程,总投资6.5亿元,总建筑面积达到27.5万余平方米。这样大刀阔斧地进行校园校舍改造,在哈市教育史上是没有的。特别是哈三中新校区建设,总投资达2亿多元,占地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即将于今年10月份竣工并投入使用。新校区的功能、设施都达到一流的标准,将使本来在教育质量方面享誉国内外的哈三中成为一所现代化的示范性高中,成为哈尔滨市教育走向现代化的一个窗口、一面旗帜。这一重大举措,使哈尔滨市优质高中教育形成了适度规模,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中高等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初高中教育后“出口”问题的重要途径。哈市教育局从人的可持续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出发,大力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中,率先实行“注册制”和“学分制”管理,逐步建立中职学校可接受普通高中学校学生转入学习制度,建立校际之间、相关专业之间的相互承认学分,允许学生跨学校、分时段完成学业的新机制。初中毕业生走向社会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相关职业高中的相关专业,直接注册入学,普通高中学生也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转入职高学校学习。这就把中等职业学校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并将其逐步做大、办活。

2001年,通过调整联合,在7所成人高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组建了哈尔滨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使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布局更加合理,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提高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扩大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入高职院校的比例,拓宽了中等教育阶段学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出口,结束了初中毕业不愿读职高,读了职高意味着升大学无望的局面。

在扩大优质高中教育,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他们又开始探索发展社区教育的新路子,以南岗区为试点,逐步建立以各类学校为依托的社区教育基地,形成面向社会成员的开放型教育体系,南岗区也因此被国家确定为国家级社区教育试验基地。

哈尔滨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立足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推进了各级各类教育的有效沟通与衔接,有利于逐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基础的市民接受不同教育的需求,使哈尔滨市素质教育的实施得以向更高层次、更宽的领域拓展。

记者从有关资料中看到这样一份报告,按照发展程度,我国区域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可分为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三个梯次。一般而言,经济和教育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