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梨园名角喜入学

2002-09-1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苏丽萍通讯员 吴燕辛、李冰 我有话说

在我国第18个教师节的上午,中国戏曲学院古典艺术剧院前热闹非凡,第三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今日在这里开学。41名学员和其所在剧院团领导与戏曲名家们欢聚一堂,纷纷合影留念,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

1996年10月8日,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在中国戏曲学院正式开办,学制3年,首届学员26名。第二届22名学员于1998年3月开学。研究生班是以培养跨世纪的、能够担当起继往开来的重任、德艺双馨的高素质京剧表演人才为宗旨,实际上就是培养能继承、会创作、有研究的学者型戏曲演员。

本届学员中京剧演员29人,昆曲演员4人,评剧演员3人,川剧、梆子、黄梅戏、豫剧、越剧各1人,其中梅花奖得主10人,一级演员21人。虽然有的学员早已功成名就,但能入研究生班学习,还是十分高兴。

在熙熙攘攘的剧院大厅,我们见到了“二度梅”得主、重庆川剧院院长、曾以《金子》一剧唱响戏曲界的沈铁梅。她坦言,此次考入研究生班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常感觉到理论知识匮乏,戏曲学院师资力量雄厚,自己将有更多的机会吸收借鉴兄弟剧种的精华。她还透露:自己已经开始构思毕业作品。站在一旁的戏剧梅花奖得主、北方昆曲剧院年轻的副院长杨凤一笑着说:自己10年前是从这儿毕业,现在重新回来“正是时候”。她说:“我想学的东西太多了,入研究生班是一次及时的充电。”来自贵阳市京剧团的侯丹梅对此也有同感,这位关派传人打算入学后学习一些其他派别的东西,这样对自身的京剧表演有好处。京剧女老生王佩瑜年仅24岁,曾经获得文化部表演一等奖和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她高兴地说,中国戏曲学院有很多知名的老师,她也愿意和同样优秀的学员交流,这样必然能够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她认为,青年京剧演员应该理论和实践两手抓,为京剧艺术注入新鲜的血液。

开学典礼上,众多老艺术家也显得格外兴奋,他们将把自己的绝活无私地教给这些学员。袁世海、叶少兰、刘秀荣、李慧芳、孙毓敏、侯少奎、谷文月等纷纷寄语学员们要珍惜这一机会,以专心、用心、真心加信心来努力学习,成为有活力、有朝气、有追求的健康向上的21世纪京剧人才。

本届研究生班的班主任仍是张关正老师,虽已连任三届,仍然忙碌,但乐此不疲。他信心十足地说:“前两届毕业的学员已成为各院团骨干。我们有信心培养出全能的各路好角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