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山水甲天下聚八方灵气 七十年奋斗育芬芳桃李

2002-09-1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昆本报通讯员 尹鑫 赵亮 我有话说

2002年10月,是广西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的日子。经过了70年的风雨洗礼,在一代又一代师生员工艰苦而又不懈的努力下,广西师范大学已经发展壮大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屈一指的师范大学,在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中也有良好的声誉。学校地处“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是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一个摇篮。值此70华诞之际,我们采访了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梁宏博士,与他一起畅谈了广西师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好,梁校长。10月19日,广西师范大学将以隆重的庆典,迎来她70岁的诞辰。具有70年历史的广西师范大学,能有今日的辉煌,来源于全体师大人的共同努力;而师大能取得今日的成就,更离不开前辈师长们的辛勤耕耘。能不能请校长先给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师大的建校史,重温师大走过的历程。

梁宏校长(以下简称梁):很高兴接受您的采访。广西师范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2年10月。当时,广西省政府以“促进乡村教育,培养更多师资”为宗旨,在桂林雁山建立了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那是我国最早的师范专科学校之一。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社会活动家、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翻译家、历史学家、教育家杨东莼先生受聘为首任校长。此后,广西师大跨越了几个历史时期,曾5次搬迁,5次更改校名,2次合并于广西大学。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后,以原广西大学文教学院、理学院留下的部分人员、房地产、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为基础,在桂林将军桥附近组建了广西师范学院;1954年迁入桂林王城(明代靖江王城遗址);1983年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学校现有王城、育才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2公顷,校舍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69万册。

记:学校最大的财富,是她精心培养的芬芳桃李;学校的最大光荣,是她为社会贡献的栋梁之才。建校70年来,广西师大培育出的学生、校友,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梁:建校70年来,我校不断壮大,形成了良好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10万多名教师和其他专业人才,为国家建设,特别是我们广西这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科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专业基础扎实、师范技能全面、独立工作能力强、有敬业精神是用人单位对广西师范大学毕业生的普遍评价。无论是学校的毕业生还是曾在学校工作过的校友,他们绝大多数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能受到重用,成为单位的管理骨干和业务骨干。作为一所师范大学,广西师大坚持教书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地方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199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评选的95名中学特级教师中,有广西师大毕业生53名。1999年广西确定的100名21世纪园丁工程A类培养对象中,有广西师大毕业生52名。200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评选的96名中学特级教师中,48名是广西师大毕业生。显而易见,广西的优秀中学教师中,广西师大毕业生占了半壁江山。在广西的高中骨干教师中,大约70%的教师毕业于我校,广西中等学校的领导大多数是我校的毕业生。由此可见,广西师大在广西基础教育领域起到了龙头的作用。

记:都说高水平的教学离不开高水平的师资,而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则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这两方面,广西师大的情况如何?

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我们不仅有一批治学严谨、成就卓著的老教授,而且十分重视营造一个让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人才环境。1992年以来,我校已先后实施了三期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计划,培养对象约200人。迄今为止,前两期125名培养对象中,已有40人晋升教授;30人考上博士研究生;1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和教育部颁发的“高校青年教师奖”;有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8人列为自治区优秀专家;8人评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8人入选自治区“十百千人才工程”;10人成为广西高校跨世纪人才培养对象。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不仅保证了本校教师安心教学科研工作,而且吸收了许多优秀人才的加盟。目前,876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09人,副教授299人,有高职称的教师占教学人员总数的48.9%,现有博士、博士后84人,在读博士生70余人。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8.13%,高于全国普通高校31.3%的平均水平。同时,我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教学改革为动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已进行的四届全国高校教育教学成果评奖中,我校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53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励6项,省级一等奖14项,获奖级别与数量在广西高校中名列第一。

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管理体制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的校级领导都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兼容并包的办学经验。学校党委通过竞争上岗等形式选拔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使学校顺利实现了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近20年来,我校先后有10多位干部从学校干部队伍中脱颖而出,走出师大,走上厅局级领导岗位,显示了学校雄厚的管理人才储备。同时,学校的管理也获得了许多国家级的表彰:教务处连续两次被国家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科研处连续两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校科技(研)管理先进单位(集体);成人教育学院在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校;高师培训中心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良好单位”;2001年学校还荣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之际,学校又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记:良好的教学质量离不开较高的科研水平,近年来,师大在科学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绩?

梁:近年来,我校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同时,多渠道、全方位地加大了科研的投入,科研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九五”期间,学校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内的各级各类基金项目共36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8项,省部级项目99项。学校取得各类科研成果4200多项,其中出版各类著作426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880篇,获厅局级以上奖励206项次。在教育部《中国高校科技进展年度报告(2000)》中,我校被SCI收录的论文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75位。

记:能谈谈目前师大的办学规模和学科建设情况吗?

梁:今天的广西师范大学有在籍学生30000多人,人数位居全国省属师范大学前列。其中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4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100多人,外国留学生400多人,函授夜大、各类成教学生及在职研究生16000多人。学校现有14个二级学院、4个直属系、4个公共教研部和1个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有34个本科专业,33个硕士点。学校可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

在学科建设方面,我校一直将其视为各项工作的龙头,把它当作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并且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我校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已由“九五”时期的2个发展到“十五”时期的10个,硕士点也由“八五”时期的12个发展到“十五”时期的33个。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理论物理等一批学科在广西具有重要地位,在国内同类院校中也有一定影响。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点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在2001年教育部专家组的终期验收评估中获优秀等级。同时,2001年学校被教育部列为每省一所进入本科办学随机性水平评估的25所高校之一,被评为良好等级;这是教育部专家对我校办学水平及质量的充分肯定。

因为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较高的办学水平,所以我们广西师范大学逐渐成为受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的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人才的培养摇篮,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广西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21世纪园丁工程”的技术支撑单位,同时也成为广西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广西高校政工干部培训中心。

记:师大在办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学校在办学上是否还有自己比较突出的“亮点”呢?

梁:我校比较突出的办学特色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成效显著的校办产业,另一方面是对外的交流与合作。这两项,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学校现有出版、印刷、化工、电子、药业等10家企业,其中3家已进入桂林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2000年,校办产业销售收入、实现利润、上交学校利润三项指标均名列全区高校第一,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34位。目前校办产业总资产约3亿元人民币,2001年销售收入2.24亿元,利润3556万元。其中学校出版社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有数种图书获得了国家级3项大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9年销售码洋名列高校十强出版社第四名;2000年发行码洋2.3亿,发行图书5000万册,人均创利30万元。1995年,出版社曾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先进出版社,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良好出版社。

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开放办学”一直是我们追求和努力的方向。自1980年以来,学校先后与欧洲、美洲、澳洲、亚洲92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与国外和境外61所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在校留学生人数逐年增长,学校每年也选派优秀教师出国讲学、学习、研究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近年来,我校与南京大学建立了“手拉手”对口支援关系,与东南11省重点师范大学建立了校际及部门协作关系。同时,举办了1999年的国际物理学术交流会、2000年的第二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状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2001年的第四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等一系列高层次、影响大的学术会议。

记:梁校长,刚才我们已经回顾了过去,畅谈了现在,最后再请您展望一下师大的未来吧。

梁:为了更好地发展广西的教育事业,我们学校已经制定出了“十五”发展计划。在“十五”期间,学校总的奋斗目标是:争取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进一步发挥学校在广西师范教育中的龙头作用,争创区内一流的办学水平,力争进入全国省属重点师范大学的先进行列。我们要进一步调整结构层次,扩大办学规模;到2005年,全校各类学生应达到40000人以上,其中本科、高职生17000人,硕士、博士生1500人以上,函授生15000人,留学生规模达到500人以上;各类长短期培训学生10000人左右。同时要狠抓学科建设,在“十五”期间,全校的博士点应达到3至5个,硕士点要达到60个左右;力争有一批学科成为自己的优势学科,在全区乃至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学校将投入更多的经费,用于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在高水平科研方面,争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研究基金30至50项,争取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奖。

进入21世纪,国际间经济与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谁能够在科学技术、教育、人才培养上领先一步,谁就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新的时代既给我们带来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我们有信心依靠艰苦奋斗、奋勇争先的精神,以全新的理念、崭新的姿态开辟广西师范大学更加美好的未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