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贝尔实验室开除造假科学家

2002-09-27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毛磊 我有话说

新华社华盛顿9月25日电为全球科学界所关注的贝尔实验室科学家造假事件日前终于水落石出。这家美国朗讯科技公司下属的、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工业实验室25日宣布,鉴于一个外部专家小组调查认定,该实验室的简·亨德里克·舍恩曾大量伪造实验数据,实验室已经中止了与他的雇佣关系,将其开除。

舍恩生于德国,今年才32岁,一度被认为是物理学界快速升腾的希望之星。1998年正式加盟贝尔实验室后,舍恩先后与其他20多位研究人员合作,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一口气在《科学》、《自然》和《应用物理通讯》等全球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十几篇论文,而且涉及的都是超导、分子电路和分子晶体等前沿领域,其中一些研究还被认为是突破性的。舍恩的成果产出率和分量,都远远超出大多数同龄科学家。不少人士都看好他,认为他迟早会得诺贝尔奖。

但其他科学家随后进行的研究,却无法重复舍恩的实验结果。尤其令科学界怀疑的是,舍恩的很多论文虽然描述了一系列不同设备的实验,但部分数据看上去却一模一样,有一个“噪音”图形甚至完全相同,而这种数据本应是随机的。在接到有关投诉后,贝尔实验室今年5月邀请5名外界科学家组成独立调查小组,对此事展开调查。

调查小组25日公布的长达125页的报告指出,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在1998年至2001年期间,舍恩至少在16篇论文中捏造或篡改了实验数据,而且这些造假都是在合作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调查报告同时认为,与舍恩合作的20多位科学家,包括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华裔女科学家鲍哲南博士,在这一事件中都是清白的。

专家小组在调查中发现,舍恩不但没有保留准确的实验记录,而且一些本来可以用于验证其成果的设备不是被毁坏,就是被丢弃了。调查报告同时也附上了舍恩自己的解释。舍恩承认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犯了错误,并“深感遗憾”,但同时声称这些错误的产生是研究工作过于复杂的结果。舍恩说,他对调查小组的一些结论持有不同看法。

舍恩事件是贝尔实验室77年历史上查出的首起科研人员造假行为。该实验室1925年成立以来共计推出了2.8万项专利,下属科学家曾获得6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舍恩事件中,贝尔实验室直面外界质疑,认真处理科研人员不端行为的做法,受到科学界普遍肯定和好评。但一些人士也指出,世界著名实验室为何也会滋生造假、造假论文为何能蒙蔽合作者、并进而在一些权威学术刊物上畅行无阻呢?舍恩事件给科学界留下了过多的警醒和思考。

 

[值班总编推荐] 维护教育公平需要久久为功

[值班总编推荐]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值班总编推荐] 【院士谈科技自立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