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武大以学科建设促进跨越式发展

话说高校新变化
2002-09-2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夏斐特约通讯员 杨欣欣 我有话说

筹措经费35亿元,其中10亿元用于重点学科建设,25亿元用于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武汉大学为在“十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正在着手实施的一项切实的举措。

日前,武汉大学新任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透露了学校的这一“大手笔”。

合并高校的典范

武汉大学是一所有109年历史的老牌名校,2000年四校合并后,学校适时进行了学科调整和学院重组,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群,为新型学科和交叉学科提供了发展空间,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能源科学和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空间和地理科学等代表未来科学发展方向的学科领域优势更加突出;获准20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研究基地,并建立了一批发展势头很好的省部级重点学科和基地。

同时,武大加强了应用开发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组建了大学科技园,圆满完成了“九五”“211工程”全部37个建设项目,产生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其中35项标志性成果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加大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该校学生在大专辩论会、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赛、挑战杯和网络教学竞赛等全国性竞赛中成绩突出,各类毕业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2002年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0.6%,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博士、硕士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为100%。

学科建设的新视野

武汉大学率先提出了大学科建设的概念。顾海良书记和侯杰昌校长都认为,学科建设应是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基地建设等在内的广义的学科建设,它既是学校发展的一个突破口,更是全面推进学校工作的一项整体性、战略性和根本性的工作。顾海良提出,加强学科建设,要有学科建设的新观念,要站在建设一流大学的高度、从教育创新的高度来认识学科建设;要抢占学科建设的制高点,培养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并注重对学科发展的选择;要形成学科建设的系统工程,各职能部门的工作重心都要转移到推进学科建设上来。

学校经过充分论证后认为,学科建设不仅仅是几个重点学科的问题,从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上看,必须考虑几个相互关联的问题:要形成符合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并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结构,在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发展基础学科优势的同时,要优先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学科,大力发展应用性学科,形成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相统一、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相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要建立学科群、学科点和学科方向相互促进的学科创新体系,建立和完善若干个优势突出、特色明显、覆盖面广、并对学校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学科群;建设一批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其中少数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重点学科;凝炼学科方向,大力支持对学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三级学科建设,瞄准学科前沿,鼓励学术创新,通过新兴学科、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工程中心的建设,形成一流的研究队伍、一流的研究课题、一流的实验设备。要形成一批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科研项目三位一体的重点工程,在创造重大科研成果的同时,造就大专家、大学者。

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带动学校跨越式发展,是武汉大学“十五”期间的发展思路。

为什么要提出“跨越式发展”的思路?顾海良认为,这既是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要求,是国家教育和科技发展实际的要求,也是优化中国高等教育格局和布局的一项战略性任务。目前我国一流的大学大多集中在北京和东部沿海地区,武汉大学是我国中部地区办学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综合性最强、校园环境最好的重点大学,也是高校合并的成功典范,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布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把武汉大学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无论对于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还是对于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当然,前提条件是武汉大学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实力和基础,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快速发展的能力。实现这一整体发展战略,学科建设是关键,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学校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十五”期间学校要筹措不少于10亿元人民币进行学科建设,主要用于加强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支持特色学科,扶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除现有的20个国家重点学科外,力争再有20个左右的学科达到国家重点学科水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