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提高区域性核心竞争力 积蓄经济发展后发优势

2002-09-30 来源:光明日报 张海钦 我有话说

提高区域性核心竞争力是个新的发展理念,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制造后发优势、追赶先进地区的有效途径,它包涵三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区域性核心竞争力的第一竞争力是环境竞争力,首先要制造环境优势。为什么这样讲?因为资本的天性是追求利润。资本的生存有两个条件:一是环境好,哪里环境最优,它就去哪里生根开花结果;二是成本低,有利可图。环境好,又赚钱,资本内移的引力和动力就有了。环境也是生产力,在环境问题上要有新的观念。过去一提环境就两条:一是政策环境,二是基础设施。现在看来,打造区域性核心竞争力,制造环境优势,第一是政府环境。除了政策环境和硬件环境以外,我们最需要的是政府的效率环境。哪里政府开明,哪里办事效率高,哪里就具有竞争的环境优势。政府的角色就是服务,就是创造发展环境。第二是法治环境。公检法和信访工作与经济发展是一体的,哪里稳定,哪里就有竞争优势,就能引来资本。去年中国引进外资440亿美元,印度是48亿美元,为什么?因为印度不稳定。要从经济发展的高度去看待稳定问题,而稳定就是要求建立一个完善的法治环境。第三是信用环境。名声也是品牌,哪里人不讲信用,哪里就找不到资本。解决形象靠宣传,更关键的是靠自己,要把信用环境“软”事当作“硬”事抓。第四是制度环境。优惠政策已不再是一种稀缺资源,它的吸引力已经大大减弱,规范胜于优惠,制度重于政策。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制度缺陷”问题。政府给了优惠政策,部门在办手续时却层层设卡,道道“寻租”。由于缺少制度,不依法办事,优惠政策难以奏效。如果地方政府的工作思路不加以转变,不注重规范市场和建章立制,不去着力制造制度环境,政策再优惠也难以起作用,那么这个地区就不具备竞争优势。

第二,区域性核心竞争力的第二位是城市化水平,要大力推进城市化。加入WTO以后,我们与国际接轨的“接点”之一就是城市化,是城市化水平、城市化规模。首先,城市化是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工业聚集要靠城市,企业最佳生存环境是城市,经营成本最低是城市,交易成本最低的地方在城市。城市做大是“火车头”,没有城市化就没有火车头,就没有竞争力。没有城市化的发展,也就缺少了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其次,城市化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解放农民”、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农民告别土地走向城市、走进工厂、成为产业工人、成为市民的过程。要想走向现代化,要想搞好产业化,首要的就是把城市做大,解决资本的载体问题、需求拉动问题、城市辐射问题、农民离开土地后新的载体问题。第三,城市化能够产生知识、资本、人气聚集的“聚集效应”。城市化的作用很奇妙,同样的劳动、资本和技术,将它们集中起来,改变空间分布,就能产生更大的能量。知识、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通过城市的“聚集效应”,进一步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产生并造就第三产业的繁荣。离开城市化,第三产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新世纪的城市化,要靠四驾“马车”:一是园区组装。城市的膨胀靠组装,组装的重点是工业园区。像我们周口搞的莲花工业园、邦杰工业园、行政新区、温州现代城等等。二是基础产业市场化。要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用经营企业的新思路,积极探索新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城市的建设与管理。像市政设施的维护可以委托公司进行管理,道路清扫权、公厕的建设管理权、市区内的各类市场建设等等,都可以进行拍卖、竞争、包干。三是打开大门,放开户口,打掉城乡隔离的“篱笆”,鼓励农民进城。市场经济是开放的、多元的、竞争的,是公平性、公开性和合理性的统一。在这种经济体制下,它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对户籍制度的要求,必然是流动的、开放的、公平的。人的资源不能流动,必然造成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要把城市做大,就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拆掉“篱笆”,打开大门,搞“零门槛”效应,鼓励能人、富人和科技人才进城,吸引外商落户扎根。四是大力发展教育产业。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望子成龙”,又加上特有的“独生子女”现象,在教育上舍得投入。因此,应该大力发展教育产业。教育是经济腾飞的平台,人力资本的质量问题是人才结构、人才质量问题,最根本的还是教育问题。教育产业不兴,百业不兴。要使教育资源向城市流动,带动消费需求。学校建设不但能拉动基础产业,还会快速膨胀交通、饮食、服务、金融等第三产业。

第三,提高区域性竞争力要靠龙头企业,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发挥比较效益。美国管理大师杰克·韦尔奇有个观点,叫“一二三定律”,21世纪企业的定位是:在同行业不是前三名,肯定要死亡。我们周口的莲花味精、鞋城皮革在中国名列前茅,郸城的乳酸占全国市场的70%,它们能“活”下来。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龙头企业,就是要在联合舰队中间组建“航空母舰”,打造规模优势,抢占市场,增强“抗震”能力。打造龙头企业,要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周口的农产品丰富、劳动力丰富,就应当依托农业资源,打造农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中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千家万户,加入WTO以后,市场经济的规律是千变万化,一个“千家万户”,一个“千变万化”,这样一个矛盾很难解决。我们过去的劳动是:养猪为了过年,养鸡为了换盐,种棉为了纺纱、织布。这种小生产耕作怎能实现与大市场的对接?这就需要一个载体,就是龙头企业。一个农民打两千斤麦子,他没办法把它制成若干个产品。但是凭借莲花集团的科技水平、装备水平、市场辐射,千家万户找到了市场,实现了与大市场的对接。莲花集团每年吸纳250万吨小麦,益海公司每年消化100万吨大豆,没有这样的龙头企业,要想解决“千家万户”、“千变万化”的问题,是不可能的。要以优势产业为主导,大力打造龙头企业,制造产业化的优势品牌。没有龙头企业,就不具备区域性竞争优势,就没有市场,也就没有发展的资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