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家电业:“走”出一片新天地

2002-10-14 来源:光明日报 温源 马君 我有话说

成绩来之不易

海关统计显示,今年1—6月份,我国家电累计出口44.41亿美元,同比增长28%。从分类产品看,各类家电产品的出口增速都在两位数以上。

数据显示,出口增幅较高的产品包括:微波炉出口832万台,同比增长56%;空调器出口607万台,增长54%;电冰箱出口234万台,同比增长28%;同时以前出口比重不大的洗衣机和冰柜今年亦有突出表现,洗衣机出口同比增长62%,冰柜出口同比增长24%。

国际市场的增长已成为拉动我国家电行业发展的一大主要动力,带动了家电业在上半年的整体复苏,突出表现在彩电业,今年上半年,我国彩电产销率达到103%,其中长虹、TCL、创维、康佳等彩电巨头产量均增长50%以上。创维集团把销售额和利润的增长主要归功于彩电出口的拉动贡献,其中对销售的贡献率为19%,对利润的贡献率更是达到40%。

家电业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可谓来之不易。一方面,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继续走低,家电市场需求不旺,家电业尤其是彩电业在全行业亏损的困境中努力突围,来自尖端技术和消费者新需求上的挑战也咄咄逼人;另一方面,国际经济形势动荡多变,家电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困难重重。有数据表明,两年中,我国产品遭遇的反倾销诉讼有1/3都是针对家电业的。

人们普遍认为,家电业出口的增长,不仅为国家创了汇,为企业创了牌,更重要的是我国家电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取和大力开拓,在规模有限、竞争激烈的国际家电领域获得了宝贵的一席,在多年前有人提出的家电业能否走出去,能否走得好这个问题上,我国家电业给出了明确的回答。

目标一致路线各异

家电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由来已久。绝大多数家电企业作为在改革过程中走出来的大型生产性企业,获得对外经营权后,先是通过进出口活动参与国际经营,随后由国内的出口发展到在海外建立贸易机构,进而发展到在海外新建或收购当地企业进行生产活动。

同样是走出去,但不同的家电企业却“走”法不同。以海尔为例,从1994年打入美国市场,仅是通过一家经销商出售电冰箱,到如今海尔小型家电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50%。海尔总裁张瑞敏说,海尔之所以在海外创业成功,关键不是出口创汇,而是出口创牌。海尔“走出去”的普遍做法是先占市场销售,在当地的市场销售达到盈亏平衡点后再设工厂;并力求做到当地设计、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当地融资、当地雇工,创本土化品牌。在海外市场开拓上也是先难后易,先到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目前在美洲、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都有该公司的生产厂。

更多的家电厂在“走出去”时选择了先易后难之路,把目标首先定在发展中国家上。主要集中在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如格力集团在巴西建空调组装厂,TCL集团在越南建彩电生产厂,康佳在印度组建彩电合资厂,科龙集团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建厂等等。

TCL去年完成出口额7.1亿美元,超出海尔,但产品出口区域多限于东南亚、中南欧等地。在境外生产基地建设方面,也只有越南等一二家。最近,TCL宣布以820万欧元收购了德国的破产的施耐德公司。TCL总裁李东生表示,这次收购将有助于TCL开展欧洲市场业务,建立在德国的生产基地,以利加速拓展欧洲市场。施耐德旗下的多个品牌全是著名的电子产品品牌,TCL由此获得了它的分销网络。还有一些家电厂家如乐华、创维等都是由最初的与跨国公司联手,走OEM之路,即外方的品牌加上国内的制造能力,到直接出口和投资建立生产基地。

与直接出口相比,在海外投资建厂因其高成本、高门槛等问题具有更大的风险。有关专家建议,具备一定实力、产品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资金雄厚、有国际贸易经验的企业,比较适合到海外投资设厂。

困难依然存在

一般来说,国产家电价格低廉,品种丰富、质量可靠、很有竞争力。而且随着我国加入WTO,家电企业国际交往也日益增多,许多潜在的家电市场,如东欧、拉美、俄罗斯等地被越来越多地挖掘出来,但是客观地说,国产家电企业要想规模性地进入这些地区稳固立足,还有一定难度,仍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

首先,一些传统国际彩电巨头都已先于我国在那里建有生产基地,一些新兴的国际家电企业,如韩国的LG、三星等也来势强劲,在俄罗斯,三星和LG在进口电视机市场上的份额已分别达到31%和11%,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作为后来者,中国家电品牌很大程度上还不为当地市场了解;其次,国内产品要进入外国市场,先要通过当地标准认证,以及为保护民族工业对外资设置的种种限制;加之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局不稳,市场秩序混乱,消费者心态也不成熟,假冒伪劣情况严重,也给国内企业走出去带来很大阻碍;此外,一些家电企业由于实力有限,无力专门为某种大型电器进行大量的市场开发投入和广告投入,产生不了品牌效应,也就很难迅速扩大其在海外的市场份额。

更为要紧的是,“技术”仍是我国家电企业的“软肋”。众所周知,我国家电企业大部分核心技术和部件都需要依靠国外进口,这使得他们在与国际家电巨头的竞争中,处于天然劣势。有些国家的消费者片面地将中国制造等同于质次货,这虽有偏见的成份在其中,但我们的产品大都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却是事实。今年1—5月份,我国29英寸及34英寸以上彩电产品出口同比增幅高达100%,但从总量上看,21英寸和14英寸彩电出口比例依然占到67%以上,这种出口结构显然不会给走出去的彩电业带来多大的发展空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