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精神文明建设阔步前进

在“三个代表”指引下辉煌成就展示
2002-10-2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倪迅 我有话说

环顾神州大地,13年来眩目的精神文明之花,伴着丰硕的物质文明之果,在大江南北越开越灿烂。城乡美丽文明,山野绿林环绕,污浊河水返清,公路铁路蜿蜒不绝。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充盈向上,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我国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同志就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做了科学回答,其中关于精神文明建设他明确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八十年代初建立经济特区时,我与广东同志谈,要两手抓,一手要抓改革开放,一手要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两点论。”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坚持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作为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使精神文明建设为推进物质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这13年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最好的时期,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历史上的最好时期。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根据这一思想提出的“依法治国要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针,为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回顾这13年精神文明建设中央决策的历史,还有一件事值得提到,党中央在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时,决定成立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并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建立相应的机构。这以后,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工作的协调指导、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组织,更有了统一的指导机构和组织体系,从而在组织上进一步保证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一方针的落实。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高潮迭起

精神文明建设,在今天,已经不是一个概念、一句口号。它已经成为亿万人民的共同行动。

邓小平理论已经成为亿万人民的主心骨,“三个代表”思想深入人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精神文明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思想道德风尚正成为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百城万店无假货、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五个一工程”建设、“心连心”艺术团演出、“四进社区”活动等等,都有力地推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回顾这13年精神文明建设走过的历程,一个显著特点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张家港,这个过去没有多少人知道的小城镇,如今已成为人人都想去看一看的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地方。张家港人“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精神,传遍全国。他们创造的“坚持一把手抓两手,健全完善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体制和运用机制,软件硬件一起抓”的经验,推动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开展。

以泉城闻名的济南,如今创出了引人注目的精神文明“名牌”。济南工商银行从抓“怎样与客户说话”这类通常会忽视的“小事”入手,实行文明用语和服务禁语;济南交通警察支队以崭新的精神风貌,严整的警察风纪,规范的交通指挥动作,树立了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他们从一言一行做起,自觉抓精神文明的经验,给全国文明行业创建活动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湖北省竹山县是一个深藏于秦岭与神农架之间的山区特困县。全县40万农民以特有的淳朴和实在,开展争创五爱星、法纪星、致富星、计生星、科技星、文教星、新风星、义务星、卫生星、团结星等“十星级文明户”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们的做法,为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正是人民群众这些创造性的实践及其提供的经验,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满活力。

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的创建活动蓬勃发展的同时,使公民素质、群众生活质量也不断提升,行业作风逐渐好转,在全国城乡培育出许许多多鲜艳的文明之花。

平凡岗位上的先进典型成为楷模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四大、十五大以来,各行各业涌现了大批家喻户晓的先进人物——好军嫂韩素云、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模范团长李国安、好工人徐虎、基层党员干部的榜样吴天祥、铁法官谭彦、好支书王廷江、岗位作贡献的标兵李素丽、当代青年的榜样秦文贵、为民爱民的好医生吴登云、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等。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使姹紫嫣红的精神文明百花园更加异彩纷呈。通过这些先进典型的宣传,推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了民族精神,提高了公民素质。

这些先进典型,只是众多先进人物的一部分。他们是这个时代的精神文明象征。大家崇敬他们,学习他们,在他们的先进典型的感召下,一批又一批先进人物在祖国大地层出不穷。

2001年9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公布后,使我国道德建设取得了开创性进展。很多人说,精神文明建设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说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正处在极好的发展时期。有精神文明建设做保障,就能促进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