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手笔写小康

2002-10-3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徐可 我有话说

在当前新闻界围绕党的十六大进行的众多宣传报道中,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小康中国”特别报道堪称一个亮点。它的立意之高、视角之新、报道形式之活泼,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小康:时代中国之本质

“小康中国”四个字让很多人的眼睛为之一亮,这是因为它抓住了当今中国最本质的东西:从“基本小康”走向“全面小康”。

党的十六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十六大召开前夕,对中国小康社会的建设情况进行系统的报道,应该说是恰逢其时。

按国家统计局的标准,小康社会有5个方面共16项指标。为了涵盖这些内容,又考虑到电视报道的表现手段,栏目请来了国家统计局的专家和北大的教授,经过一个月的论证,最后确定“小康中国”系列报道由收入篇、住房篇、交通篇、保障篇、环境篇和信息消费篇6部分构成,共50集。

大众成为成就宣传的主角

在“小康中国”特别节目策划伊始,中央电视台广告经济信息中心领导就提出:不走板着面孔说教的老路,避免概念式的表达,要将成就宣传事件化、动态化和新闻化,让老百姓爱看。

用新闻说话,成了报道选题的第一标准。“住房篇”第一条报道,通过采访建设部一位参与制定中国三代住房标准的老司长,讲述了近10年间“住房标准追着市场跑”的故事:按第一代小康标准建设的房子卖不出去;第二代标准一出台就遇上没地方停车、绿地面积也不够的新问题,只好立即调整。挖掘到了这样鲜为人知的细节,一个看似枯燥的主题宣传,变成了有滋有味的东西。其他如“一汽技术工人开上公务车”、“宁波农民揣上工资卡”、“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超小康”等,或跟踪新的热点事件,或揭示新的现象,或披露新的权威数据,让观众在接受新的信息中体味其中蕴涵的道理。

让普通人成为报道的主角,是“小康中国”的另一特色。《人均GDP将突破1000美元》,通过北京街头放风筝的父女、上海街头散步的老人等讲述对小康的感受,让小康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样的宣传真实可信。

媒体联动大有可为

“小康中国”改变了以往成就宣传媒体各自为战的方式,在媒体联动方面探索了一些新的做法。以一个栏目为纽带,联合多家电视台、都市报、网站,跨地域、跨媒体合作,优势互补,协同打造一个系列报道品牌,这在以前并不多见。

9月17日,《经济信息联播》专门召开了由30家地方电视台和多家报纸参加的“小康中国”系列报道协调会,商定由合作媒体提供新闻线索,《经济信息联播》进行策划和采访制作,节目完成后供合作媒体采用。媒体联动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小康中国”第一期节目播出后,多家网站和都市报对系列报道陆续转载。开播第一周,收到了各地电视台和观众提供的线索200多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