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沈阳师范大学科研工作做特色文章

坚持科研制度创新 实施精品工程战略
2002-11-07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沈阳师范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省属高等师范院校。建校50年来,学校在改革与发展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国家及地方的社会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沈阳师范大学一贯重视科研工作,近几年来,学校确立了教学与科研并重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提出“科研要与学科建设相结合,要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要与基础教育和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实施以“四重两创”(四重即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大课题、重大科研成果;两创即创建国家科研基地、创办大学科技园区)为核心的精品工程战略,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科研激励和约束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科研积极性,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使学校的科研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

在国内高校中,沈阳师范大学率先实行了“教师科研流动站制度”和“大学生科研能力等级评定制度”,引起省和国家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兄弟院校的广泛关注。推出“教师科研流动站制度”这一新举措,旨在鼓励教师搞科研,缓解教师在高校扩招后所产生的教学与科研的巨大矛盾,使承担国家项目、国际合作项目或创办科技产业的教师,能够集中精力和时间进行课题研究,产出高水平成果。实施“大学生科研能力等级评定制度”,设立大学生科研基金,则是沈阳师范大学推出的又一个新举措,旨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使其真正成为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也充分体现了科研要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思想。

通过新的科研政策引导和教师们的不懈努力,学校已经在许多学科领域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和科研优势。如在昆虫学、教育法学等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表面物理、材料物理、社会学和中国儿童文学等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学术水平,在国内占有重要位置。近五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课题61项,国际合作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3605篇,出版著作503部,有272项科研成果获得市级以上奖励,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国家奖励26项。被SCI、EI检索和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成倍增长。1999年学校承担的欧盟——中国辽宁综合环境项目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受到欧盟专家的称赞。产学研项目从无到有,多项科技开发项目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科研经费迅猛增长,与“八五”期间相比,增长了12倍。1999年,学校获得了“辽宁高校十大科技之星”称号。

几年来,学校根据教育学科的优势,结合辽宁省基础教育的特点,大力开展基础教育研究,先后在省内数十所中小学建立了科研基地,取得了丰硕成果。共承担课题近百项,其中承担国家课题21项,累计发表论文173篇,著作73部,调查研究报告30余份。制作了二十部500余集教育电视片和大量的音像教材,有2部教材分别获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一等奖、全国教育电视片一等奖。2000年学校承担了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的编写任务,所编教材涵盖了中小学教育所有学科,这套教材的出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学校科研实力的不断增强,其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也不断提高,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先后成功地举办了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会议十余次,开展“21世纪论坛”、“科学家论坛”等专题性学术报告近百场。目前,学校已与国内外2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十五”期间,沈师大已把科研工作的目标瞄向更高层次,通过5——10年的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学术梯队,在一些学科领域占据国家领先水平,使科研综合实力达到省属师范院校一流水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