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四重奏到交响曲

2002-11-08 来源:光明日报 王琦 李刚 我有话说

又一批研究生完成学业


【编者按】

1996年,四所地方高校合并组成佳木斯大学。

短短六载,从合校到合心,从数量到质量,从大学到大学城,佳木斯大学完成了一步步历史性的跨越,把一所地处偏远、基础条件薄弱的地方性高校办成了一所规模大、学科全、人才素质培养全面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从四所分散的高校到一座综合完备的大学城,从单调的四重奏到丰厚磅礴的交响曲,面对未来,佳木斯大学必将奏响新的华章……

六年时间,佳木斯大学完成了令人震惊的蜕变:全日制在校生由8500人到20000余人;建筑面积由30万平方米到65万平方米;本科专业由17个到42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由2000多万元到6000多万元……深入地完成了实质性合校,把一所地处偏远,基础条件较差的学校办成各项工作日臻成熟,黑龙江省省属高校中规模较大、学科最多、人才全面素质培养实力较强,融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于一体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这种跨越式发展的奥秘是什么呢?

从合校到合心

1996年11月,经教育部(原国家教委)批准作为黑龙江省首批进行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院校,由佳木斯医学院、佳木斯工学院、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和原佳木斯大学四所院校正式合并组建成立新的佳木斯大学。

四校合一,实现教育资源重组,这对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自具有四、五十年办学历史的学校来讲,涉及到各种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合校之初,由于各学院原有的办学层次较多,门类差异较大,机构重复,经费短缺,债务巨大,部分干部群众担心合不好事业受损失,思想认识比较混乱。刚组建的佳木斯大学党委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积极、审慎、团结、稳定”的合校工作方针。他们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班子成员带头做到不利于合校的事不做,不利于合校的话不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由于党政一把手秉公行事,各级领导严于律己,密切配合,使合校之初的佳木斯大学站稳了脚跟。为了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大学主要领导深入到各学院进行调查研究,先学习、后议事,重点做中层干部的思想工作。学校先后召开了有300多人参加的合校工作调研座谈会,民主党派成员、校级离退休干部、各学院处级党政干部、师生骨干座谈会20多个。苦口婆心、真诚相见。通过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全校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逐步提高了对合校重大意义的认识,安定了人心、稳定了局面。针对办学条件差,起点低,人心不稳定的状况,广泛开展了“了解新佳大,热爱新佳大,人人为新佳大增光彩”的主题系列教育活动,深入进行了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大讨论,党委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与教职工分析形势,交流思想,达成共识,形成了人人为新佳大做贡献的合力。他们按照新的学科群进行了机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校党委借鉴其他院校经验,在合校之初并没有马上调整中层机构,而主要是认真做好两项基础工作。一是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二是通过实际工作对干部进行考察了解。经过合校后8个月的具体运作,在时机和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学校党委慎重把握,从合校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稳定的因素,组建了大学中层机构,考核选拔配备了中层干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检验,学校重新进行了定岗定编,将合校初期的28个机关党政机构精简到18个,取消系级教学组织的行政级别。按照干部四化标准,重新选拔任用了中层干部,为合校工作的实质性推进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该校党委书记、校长张少杰率先垂范,秉公行事,各级领导严于律己,密切配合,使合校之初的佳大赢得了稳定。为了避免决策失误和出现个别人说了算的现象,佳木斯大学党委严格执行了书记碰头会议事不定事的原则,坚持由党委常委会议来决策,同时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信任。

同时,佳木斯大学对自身发展进行科学分析定位:佳木斯大学虽然不处于中心城市,但地处我国最大的黑土地三江平原的腹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工业生产基地,是我国东北部最大的高等学府,北临俄罗斯,辐射黑龙江省三分之一人口。当时黑龙江省仅有佳木斯大学一所综合性大学,新佳大无论在占地面积,学科门类,在校生规模上都居黑龙江省属高校前列。如何把劣势变优势,把优势变成实力,该校党委一致认为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有为才会有位。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佳大成立了发展建设规划委员会,聘请省市领导及专家组成高层次的顾问指导委员会和专家组,进一步确定学校建设发展蓝图,发展目标,即经过若干年努力,力争把佳木斯大学办成黑龙江省属高校中规模较大,学科最多,以本科为主,主要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富民强省服务的,在省内,国内有一定影响,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的新型综合性大学。

回首刚刚合校的日子,佳木斯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张少杰感慨颇多:“我们认为,学校的合并并不是简单的板块堆积,而是要通过合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办学效益和院系管理等方面突破原有格局,重新构建统一的综合性的新型佳木斯大学。”为此,合校之后,佳木斯大学进行了全面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实现了二级管理;按照新的学科群进行了机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将学校后勤分为6个中心,饮食、宿舍管理等率先实现了社会化。通过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佳木斯大学建立了“精简高效、运转协调”的内部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促进了实质性合并,而更为重要的是,佳大人树立了共同的发展目标,同舟共济,将学校的发展作为己任,产生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了深度的融合。

从数量到质量

六年间,佳木斯大学在校生由8500人增长到20000余人。在学生数量骤增的同时,该校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牢固树立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的办学指导思想,召开了三次全校性教学工作会议,并将2002年作为“教育质量年”。佳木斯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张少杰教授认识清醒:“扩大招生规模,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大突破,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扩招实现了规模效益的提高,但客观上已经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保持和提高形成了巨大了的压力,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的地方。这更加促使我们加强本科教学建设,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佳木斯大学全面修订了教学计划,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合校18个重复专业,248门重复课程进行了重新设置和调整,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专业建设。通过合校优势,新增加了交通运输、国际经济贸易、无机非金属材料、教育技术等专业,形成了新的拳头专业。在学科建设上努力进行交叉,融合和渗透,如口腔和材料学密切合作,在口腔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新成果。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材料工程等学科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学科,使硕士学科授予点由合校前的9个增至17个。目前该校已有74个本专科专业,专业设置几乎覆盖了黑龙江省所有的支柱产业。本着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的出发点,佳木斯大学的各个专业从培养目标到招生、培养过程、毕业去向,都突出了地方特色,即在专业定位上强调要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办宽口径学科,不办过窄的专业性学科,保证学生毕业后有较强的适应性。

在教学管理上,佳木斯大学建立了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教学评估建设与咨询委员会、高等教育研究会,使教学管理层次分明,科学合理,协调有力。为了达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佳木斯大学全面开展了专业培养、学科建设、师资提高、质量监控、支持保障、学生提高、校园文化、科技创新为内容的八大体系建设。1999年,佳木斯大学即建立了校级领导定期检查、听课制度。每学期每位校领导至少听课10学时以上,督学、督导员至少听课30至50学时,并写出分析意见。

从1998年以来,佳木斯大学不仅还清陈欠款近4000万元,而且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教学科研工作,并从2000年开始,每年投入500万元用于重点专业、重点学科、重点课程、重点实验室建设,使教学科研条件和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和提高。佳木斯大学省级重点专业由合校前的4个增加到18个。

佳木斯大学在全校试行了学分制,设立了21个辅修专业,进行了导师制、双学位制、双专业制试点工作,开展了“科技活动月”、学术讲座、小设计、小制作等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并将学习成绩好,有培养前途的学生组成“特别培养小组”,因材施教,在专业选择、攻读硕士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和条件。他们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加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融合,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在美国第十六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该校四支参赛队全部获奖。在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技能竞赛中,有3人获得一等奖。同时加强了创新教育研究工作,国家级课题“创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正在该校深入开展。

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佳木斯大学实施了“1511工程”,即每年投入100万元,努力培养出1000名教师,500名骨干教师,100名教学名师,10名国内外有影响的名人。聘请了北京天坛医院王忠诚院士,哈工大吴林教授以及日本、韩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内外40多名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同时该校制定了一系列吸引人才政策,几年来共引进各方面人才96人,其中副高职以上35人。从2000年,佳木斯大学每年投入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教师的培养提高,已有千余名教师得益。佳木斯大学积极鼓励实行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推进双语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佳木斯大学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6年来,共取得各级主管部门组织鉴定的科研项目178项,其中获省级以上奖励169项。目前,佳木斯市80%的企业与该校技术人员进行合作,已为企业创收近亿元。该校将科研与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紧密结合,深入开展科研工作,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与7家大型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已经开始运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初步形成了研学产相结合,科工贸一体化的新机制。目前,横向科研课题经费已超过了500万元,校办产业产值达到了3500万元,比合校前翻了一番。

佳木斯大学积极实行开放式办学,与新加坡、俄罗斯、美国等合作办学,成立了黑龙江省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学院——佳木斯大学国际学院。

6年来,佳木斯大学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团结、勤奋、求是、创新”为底蕴的良好校风,在扩招的前提下,学生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上升,2000年一次性就业率达72.8%,2001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81%,2002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82.1%。

从大学到大学城

学校党委通过多方面努力,促成黑龙江省教育厅和佳木斯市人民政府达成共建佳木斯大学的协议。与佳木斯市政府共同组织了科技成果转化联络协作组,加强高校学术科研与地方经济的接轨,重视自身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功能,与经济建设实际结合。佳木斯大学正与佳木斯市共同制定佳木斯大学人才十年培养规划,以便为佳木斯市发展培养更多急需人才。为了加快佳木斯大学的发展,佳木斯市委、市政府与佳木斯大学于2001年初提出了以佳木斯大学为中心建设大学城的构想。这已成为实现佳木斯大学成为一所黑龙江省有名,全国有较高知名度并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大学这一战略目标的基础工程。

佳木斯大学城将主要由位于佳木斯南部市区的大学区,科技产业区和服务社区三部分组成。它将承担培养高层次人才,科学与技术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多方面服务社会等功能。佳木斯市委、市政府与佳木斯大学确定了以“科技兴市,教育先行,共同建设,共谋发展”的大学城建设原则。第一步的佳木斯大学城建设方案已经纳入佳木斯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目前佳木斯大学城已成立了筹建办公室。大学区主要承担培养高层次人才、科学与技术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多方面服务社会等功能。它是集优美的建筑园林、高雅的人文景观、浓重的学术氛围、完善的数字网络系统于一体的现代化校园区。科技产业区主要是科技成果研究、开发、转化的基地,引进、联合或独资开办产业的基地。服务社区主要为大学城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环境,包括建筑、道路、园林、文化景观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及各种商业服务。各区相互交融、相互关联,是一个综合、开放的城区。其诸多产业,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安排更多的人员就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大学城六万多人口消费量和基建可为区域经济提供12亿左右的年消费水平。未来的佳木斯大学城将拉动佳木斯市国内生产总值提高一个百分点。大学城所具有的“文、雅、序、活”的高品位特征对整个城市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将显著提升市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大学城的建设是高校与社会结合的重要载体,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措施。

六年的艰苦奋斗,六年的励精图治,使佳木斯大学具备了建设一流大学的基础,使佳大人充满信心。面对未来,他们的奋斗目标明确:到2010年,经过10年的努力和建设,把佳木斯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质量较高,具有一定科研力量,形成一定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努力达到学校规模较大发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专业结构更加合理、办学效益明显改善,从而使佳木斯大学成为在省内乃至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社会主义大学。(摄影:徐恒俊)

[值班总编推荐] 维护教育公平需要久久为功

[值班总编推荐]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值班总编推荐] 【院士谈科技自立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