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开放的思维 觉醒的眼光

2002-11-1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武勤英 我有话说

深秋。北京圆明园。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指着方圆近两万平方米的废墟对年轻的助手说:我们所站的地方,就是圆明园的长春园核心的建筑——含经堂。地基、砖墙、像地毯似的彩砖遗迹在这位老者的指引下一一显现出来。“这是一组多么美的建筑哇!明年的这个时候,它就可以和游人见面了。”

秋风吹拂着这位68岁老人的白发,经他的口描绘的这座皇家园林似乎从废墟中“活”了过来。

他就是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王世仁先生。谈起古建,这位从事古建和文保工作已几十年的专家,话语便滔滔不绝。他说,在改革开放前,对国际上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的这一热门专业,我们对外交流甚少,什么建筑旧了,有了指示,就把它修起来,至于修起来以后怎么用,不在考虑之列。改革开放以来,从如何修复圆明园的争论开始,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明确了为什么要保护这些文物,又进一步明确了保护什么东西。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王老一反自己原来全面修复圆明园的认识,而积极主张将“保”和“用”结合起来,坚持修复遗址,展示遗址。目前,王老的主张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肯定,从去年开始,国家不惜花巨资安置园内居民,将他们分三次搬迁,最后一次一下子有600户全部迁出,包括搭建在原含经堂遗址上的民房。

王老认为,历史的记忆和文化遗存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载体。我们要把文物建筑的“神”找回来,这个“神”就是一种人文精神。这一点,在王世仁主持的北京市宣南琉璃厂文化街的规划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王老认为,旧北京城的市井文化和市井建筑最集中的地区,就是现在的宣武区。他为宣武区总结出了20个“最”,其中有“最著名的文化市场”、“最集中的会馆”等。他说:“唯物史观和近代心理科学都证明,感情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现代化改造时,就必须承认这种怀旧情感的客观存在,重视它在创造新的城市环境中的客观地位。”

王世仁深知,只要世人对历史还存在兴趣,文物建筑保护热就不会冷却。1990年,他在门头沟山区深处发现了一个几乎被世人遗忘的小山村——“川底下”。这个明清时期晋北进京的古驿站,只剩下几户人家。王老意识到古驿站极大的人文价值,回城后便做了大量的宣传推介工作。后来,川底下村果然成了京西旅游的热点。已经搬走的村民又回来了,并且都靠旅游业发了财。

1993年底,王老曾突发大面积心肌梗塞。经过医院一番抢救和治疗,身体刚刚有所恢复,这位中国建筑史和文物建筑保护专家,又骑着那辆北京市宣武区政府配给他搞调查研究用的自行车,穿梭在北京的胡同之间,进行实地勘察了。到1997年10月,一本厚达541页大八开的《宣南鸿雪图志》由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书中以物证事,以事丽物,活脱脱地走过来住在海柏胡同的朱彝尊、住在虎坊桥一带的纪晓岚、还有顾炎武、王渔洋等……

他又上书北京市刘淇市长,为宣南的城市改造提出了自己的具体建议。他提出,一要保存:以琉璃厂10处有价值的建筑和一片四合院为主,建一条文化街;二要更新:破旧的生存环境、恶劣的临建房必须拆除;三要延续:新建的街道必须与历史的风貌有结合,不能急功近利,屈从资本的势力。北京市领导在听取了王老关于琉璃厂文化区的建设规划汇报后,当时的贾庆林书记和刘淇市长都一致认为“这些观点很正确也很实际”。规划方案很快就通过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