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信息化变“后发”为“先发”

2002-11-1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杨谷 我有话说

10月9日,记者在云南省人民检察院目睹了一场真实的远程审讯。通过网络,检察官提审了一名缅甸籍的犯罪嫌疑人。这名涉嫌贩毒的嫌疑人正被收押在远离省城的曲靖市某看守所。通过远程宽带网,省检察院的检察官与嫌疑人面对面,依照司法程序,对嫌疑人进行了审讯。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乔汉荣对记者说:“这种效率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对外籍犯罪嫌疑人的批准逮捕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授权省级检察院审批,地、市级的检察机关没有审批权,每报批一件案件都要由县、地检察院报送省院审批,有的案件省院还要派员下去核实有关情况。一些边疆县来回就需要7天,审查批准的时限根本来不及。”

远程案件审讯只是云南省人民检察院“科技强检”工作实施的一部分,记者在云南省检察系统采访期间,深刻地感受到了“科技强检”给云南省检察工作带来的巨大变化。

到了云南,才能感受到这里的地理环境对检察工作的严重影响。云南省的西部和南部分别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4060公里长的国境线使这里成了内地职务犯罪嫌疑人越境和跨国贩毒的首选区域。与此同时,1998年到2001年,全省检察机关受理审查批捕、起诉的案件分别上升了50%和56.7%。但是,机构改革后,检察人员编制精简了10%,这对各级检察院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春林对记者感慨地说:“长期沿袭下来的一支笔、一本笔记本,买张车票走四方的办案传统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需要了。”于是,云南省检察院党组领导决定以信息化建设来解决由此带来的问题,于2000年1月5日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这在全国检察系统中是最早的。

今年5月中旬,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组在云南省检察院检查完工作之后有两个没想到:没想到云南省检察机关的信息化整体推进速度这么快,没想到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应用程度这么好。

目前,云南省检察院已经建成了覆盖全省17个地市和115个区县的局域网络建设,以及覆盖38个地市、区县的集语音、数据、视频应用“三网合一”的IP多业务广域综合数据通信网,开通了与最高检察院的机要传输通道和视讯网络;省院和部分检察院还建成了预审、询问电子监控系统、计算机多媒体出庭公诉举证系统,举报电话自动受理系统和检察互联网站等;有的检察院,如昆明市院、盘龙区院,已经实现办案业务的计算机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的准确性。

云南省检察院信息办主任聂里宁告诉记者:“我们做信息化技术工作的只有3个人,已经完成了100多个县、市级检察院的信息系统建设工作,靠的是‘外包’的先进理念。信息化需要大批优秀的信息技术专家,但检察机关不可能留住大批这样的人才,也不可能在技术上做到最先进,因此,我们向社会、向企业求助,将企业里最优秀的人和最优秀的技术借用过来。”

全球最大的网络和通信企业思科系统公司就是云南省检察院借助的外脑之一。思科的专家们为云南省检察院量身定做了多业务应用解决方案,在三网合一的解决方案中,包括IP语音业务、IP传真业务、数据通信业务、视频会议系统、电子化学习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检察综合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等综合业务网,所有的信息化应用都可以在整个网上实现。

李春林检察长对记者说:“靠引进人才是一个好办法,但远不能解决问题。云南有的县级检察院,一个大学本科法律专业毕业生都没有。在那样偏远、甚至人类失去基本生存条件的地方,偶尔有几个考上大学的学生,但能回乡工作的很少。因此,检察机关还得立足于检察官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

云南提高检察官素质的法宝是电子化学习系统。现在,全省检察系统有3000多人正在通过这个系统学习计算机知识,其中已经有1400多名干警参加了国家组织的计算机水平考试。

李春林检察长说,云南省检察院的经验说明,在信息时代,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落后的西部地区完全可以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各项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