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改革发展中的云南中医学院

2002-11-15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云南中医学院是全国第二批省属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自1960年建院以来,已培养出各类中医药专门人才8000余人。目前学院有各类在校生6000余人,有云南省名中医、名誉名中医17位,硕士生导师54位,教授(主任医师、主任药师)56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副主任药师)205位。学院设有中药系、医学系、基础部、社科及公共课程部、成人教育分院两系两部一分院。拥有五个省重点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研究机构、8个综合性实验室(下设24个专门性实验室),1个中药标本馆(含全国独有的《神农本草经》标本馆和《滇南本草》标本馆)。学院现已建成开通连接国际互联网和中国教育科研网的云南中医学院网站。现有一所附属医院、四所教学医院、十所实习医院共计3000张病床和云南中医学院制药厂等10个药厂及研究所,构成了学院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基地。

学院现职领导班子到任后,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提出了“坚持发展不动摇,深化改革不退缩,维护稳定不放松,狠抓落实不失时”的新的总体工作思路,对学院多项基础性工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全方位改革创新,使学院的各项工作呈现出可喜的发展态势。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规范了党政管理制度。学院制定了严谨科学的党的管理工作规则,推进了学院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建设。

制定了“十五”规划和远景发展目标,力争抓住全国高等教育及现代医药产业大发展的大好机遇,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区域及人才优势,以中医药为主体,发挥和发展民族医药,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立足国内,服务云南,面向世界。2002年4月3日正式进入云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建立“云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云南中医学院分部”。作为卫生部“临床药理实验基地”,承担了多种国家新药和26种省级新药的临床实验科研研制工作,取得了21项省部和厅局级科研成果。

积极加大内外开放交流合作的力度。到目前为止,已和有关单位和地区签署共建“云南中医学院滇东北学院”和“云南中医学院滇西学院”协议书;近年还与国内多家中医药院校对等互换招生;与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开办“中医食疗”专业。学院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学历教育的资格和港澳台学生学历教育的资格,是云南省较早进行对外交流合作的高等院校之一,也是全国较早在外办学的中医药院校之一。与西班牙联合开办了“中国·云南———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中医学院”,于1994年正式开学。近几年,又与法国波比尼大学医学院合作开办“法国波比尼大学医学院中医文凭教育培训中心”;与德国慕尼黑自然医学研究院合作在德办医;与美国美洲中医药文化大学合作开办“国际中医学院”;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泰南大学、潘雅医院和香港大学中医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

成功地进行了以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2001年,学院党委根据上级要求,按照“全体起立,重新就座,一岗多角,一专多能,能上能下,不拘一格的精神选拔聘用干部”的宗旨,在全院范围内全面推行了以人事分配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经科学设计,认真调研、充分论证,顺利完成了内改工作。

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统筹,合理配置资源,确保教学质量。在教学软、硬件建设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加强了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主的人才队伍建设;坚持走“调结构、上规模、保质量、重效益”的路子,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加强和改进了教学管理,切实搞好教学评估、监测与调节;加强了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实现了跨省招生,扩大了办学范围。至此,学院办学方面实现了“三个突破、三个结合”。即在坚持发展中医药学主体学科的基础上,突破传统中医药学的单一学科模式,实现多学科结合,交叉发展的办学模式,突破地域界限,实现与国内教育市场(生源市场与就业市场)结合,突破国内办学,实现与国际中医药教育、医疗服务,研究开发及商贸结合。

当前,全院师生员工正按学院总体发展思路,以思想观念更新为先导,以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为实现建设集教学、科研、医学、工商贸、社区服务为一体,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开放式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实现立足国内,服务云南,面向世界,把学院建设成为具有特色和优势,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中医药大学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学院党委宣传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