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积极开展教育创新 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长春工业大学
2002-11-18 来源:光明日报 李树君、王占礼 我有话说

长春工业大学作为以工为主的多科性省属重点高校,几年来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积极探索构建具有地方工科院校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促进了教育创新工作。

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多年来,长春工业大学坚持以市场需求和学生成才为导向,认真研究地方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基本规律,结合校内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实际,积极探索、不断总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现已形成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四种六类多样化人才培养的经验模式,即:按学科大类培养的“通才基础上的专才型”;“大类通才复合型”;“按社会需求设计人才培养类型”的三种模式,包括科研设计型、工程技术型、技术管理型;高级技术应用型。几年来,按以上四种六类模式培养的毕业生已有6届近10000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改革成果获得了2001年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深化改革研究的课题工作作为教育部“世行贷款”教改项目之一,在2002年4月教育部组织的“世行贷款”教改项目中期检查总结会议上受到了肯定和表扬。

开展校内创新教育工程。为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多样化培养人才的新途径,学校2000年底启动了创新教育工程,把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分解为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两个方面和三个课堂来展开创新教育;要求第一课堂多样化、第二课堂规范化和经常化、第三课堂求实效。其中第一、二课堂即传统的校内课内、外两个课堂,第三课堂则指走出校园,开展各种有指导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两年来,创新教育收到明显成效:建设了6类校内创新能力训练基地、4类校外实习基地;开展了校内电子设计竞赛等10余种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由科研处、学生处、教务处等组织的多种形式的学术报告会已经形成制度;学校学生几年来参加全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队、数学建模竞赛队及获奖数量逐年增加。

加强教学工作,实施质量强校。在学校的改革发展中,长春工业大学始终把教学质量看作生命线,把“质量强校”作为改革发展的根本,一年多来先后修订、制订了9份与教学质量管理直接相关的文件和规章制度,探索出了符合校情的经验做法。2002年初建立了院系督导组;在加强本科教学工作中,实施了新的“教学事故认定办法”,完善优化了系列化的校内教学评估与质量保证体系;积极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的检查、考评工作,坚持每年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检查和二次答辩活动,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

积极开展教育创新工作。近年来,长春工业大学积极更新教育观念,敢于开拓创新,学校的事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几年来跨入了历史的最好时期。在教育创新工作上,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树立了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主,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竞争的办学新理念;树立了以大众教育、英才教育和高等教育国际化三种质量观并存、因材施教的多样化培养人才的教育观、人才观。同时,进行了有效的教育创新实践,学校的学分制改革在运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环境下,已进入全程学分制的深化改革阶段;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工作与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紧密结合,实行在新指标体系下不同评价人选项分别评价,运用计算机统一信息处理“一卡通”的新机制、新办法;举办讲课比赛由两年一次缩短为每年一次,更有效地促进了平时教学;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运用中,不断规范评奖、立项管理办法,发挥了广大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事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长春工业大学抓住机遇,有计划地扩大办学规模,教学条件不断改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日益提高,录取分数线连年提高,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以上,赢得了广泛的、良好的社会评价和社会信誉。随着“十五规划”的深入实施,长春工业大学将坚持“质量强校”的方针,努力向全国一流的多科性地方工业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