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黄淮地区社会历史研究刍议

黄淮地区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
2002-11-19 来源:光明日报 宁志新 我有话说

黄淮地区,古代或称为“河南”,或称为“淮北”,也有称为“河南淮北”的,元朝曾设置“河南淮北蒙古军都万户府”,秩正三品(《元史·百官二》),对这一地区进行管辖。从广义上说,它是指黄河以南、淮河以北之间的所有地区。而我们所要研究的黄淮地区,在范围上要比广义上的黄淮地区稍小一些,主要指沂蒙山以南、淮河以北、开封以东、直至大海之间的广大地区,即不包括伏牛山区、桐柏山区和沂蒙山以北地区在内。也就是说,我们所要研究的黄淮地区,主要是指包括豫东、皖北、鲁南、苏北在内的黄淮平原地区。之所以这样限定,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这里的自然条件基本相同。这一地区大致位于北纬33°至35.5°之间,气候湿润,阳光充足,加上这里又地处平原,灌溉条件便利,因而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大概从新石器时代起,直至隋唐北宋,这里都是重要的产粮大区,也是历代封建王朝的主要税源地之一。

第二,这里的文明发展程度基本相同。黄淮地区自西向东,从南到北,大多留有中华民族祖先们活动的印迹。1981年在山东沂源县土门镇骑子鞍山发现了一批猿人化石,被称之为“沂源人”,距今约四五十万年。1954年在江苏泗洪县下草湾发现了新人化石,被称之为“泗洪人”或“下草湾人”,距今约四五万年。这一南一北的发现,表明了黄淮地区也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发祥地之一。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河南地区的裴李岗文化,山东地区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江苏地区的青莲岗文化等都具有典型意义,标志着黄淮地区是首先步入农业文明的地区之一。夏、商、周时期,淮河流域的居民统称为淮夷或东夷,他们与中原地区人民不断交往,最终融和到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中去。从此,黄淮地区便成为汉族聚集区,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三,这里的历史命运基本相同。历史上黄淮地区的经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起自史前时期,终于汉文帝前元十六年(前164年)。在这一阶段内,由于黄河没有夺淮入海,淮河及其主要支流都平静地流淌着,黄淮平原的生态环境没有遭到破坏,农业生产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第二阶段起于汉文帝前元十六年(前164年),终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历时230多年。在这一阶段内,黄河多次决口夺淮入海,给黄淮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由于大多是时决时堵,尽管损失很大,却并未造成太大的环境破坏,因而黄淮地区的经济还是曲折地向前发展的。第三阶段起于东汉永平十三年(70年),终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历时1000多年。在这一阶段内,由于王景治河、治汴的成功,使黄河、汴水各行其道,黄河夺淮之势得到有效控制。于是,黄淮地区就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的威胁,可以大力发展经济生产了。梁、晋、汉、周及北宋王朝的定都开封,充分说明黄淮地区的经济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且在全国居于领先地区。第四阶段起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终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历时700多年。在这一阶段内,由于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竟然在今河南滑县扒开黄河,从而导致了黄河夺淮700多年的严重后果,使黄淮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到无可挽回的破坏。第五阶段起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终于新中国成立(1949年),历时90多年。在这个阶段内,由于黄河改道北行夺大清河道入海,黄淮地区免去了黄河夺淮的苦难,人民开始休养生息,整治土地,改善环境。不过好景不长,1938年国民党政府为阻止日军进攻,竟然下令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滚滚的洪水淹没了河南、安徽、江苏三省44个县、市,也殃及了鲁南地区。这次黄河夺淮历时九年,不仅将前几十年黄淮人民辛辛苦苦改造家园的成果毁于一旦,而且形成了面积更大的黄泛区,进一步恶化了这里的生态环境,使这里的经济发展更加落后于周边地区。由此可见,黄淮地区各地的历史命运大致相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正是由于上述诸多原因,我们才突破省级行政界限,将横跨四省的黄淮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必须指出,早在十多年前,学术界已经开始将黄淮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徐州师范大学专门成立了“淮海发展研究院”,商丘师范专科学校的学报定名为《黄淮学刊》,另有百余篇专门研究黄淮地区经济发展的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内容涉及农业、气候、土壤、麦棉、山药、甜菜、水文地理、玉米、蜂群、大豆、韭菜、石榴、岩层矿产、辣椒和区域文化等方面。应当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将这一研究不断引向深入。

加强对黄淮地区历史经济文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黄淮地区在历史上曾是文明发达较早的先进地区,徐州汉文化与西安隋唐文化、北京明清文化,同为我国古代三大鼎盛时期的代表性文化。黄淮地区的中心城市徐州四周保存有极其丰富的汉文化资源,如闻名遐迩的小龟山汉墓、狮子山楚王陵及汉兵马俑、汉画像石等,堪称全国之最。而强盛的汉朝又是汉族这一族名产生的渊源。深入研究黄淮地区的历史文化,特别是汉文化,无疑将会增强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第二,黄淮地区在历史上曾是一个环境十分优美、富庶的产粮大区和朝廷主要的赋税来源地之一。宋朝以后,由于黄河夺淮700多年的影响,严重破坏了这里的生态自然环境,才使这一地区落后下来。时至今日,环境恶化问题仍然制约着黄淮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总结黄淮地区由盛转衰的历史变化及其形成原因,将会极大地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思想意识,并为社会规划与开发建设提供历史的借鉴。

第三,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化、一体化成为潮流之际,黄淮地区一些地市为了加强横向经济联系,于1986年3月自发建立了以徐州为中心,以连云港和石臼港为窗口的淮海经济区,并成立淮海经济区经济开发联合会。这是黄淮地区人民为了改变落后面貌,努力赶上东部其他先进地区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在这种时候,深入研究黄淮地区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总结其先进与落后的经济教训,无疑会促进淮海经济区的运作,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