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建设生态安全 走向生态文明

2002-11-2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李家杰 我有话说

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规划面积240平方公里,规划绿地面积125平方公里,到目前为止,已实现绿化106平方公里。图为北京市朝阳区将府花园。


金秋十月,首都奏响了绿色乐章。市区花红柳绿,郊区层林尽染,山区万山红遍。这是首都建设生态安全、走向生态文明迈出的重要一步。推动首都迈出这一步的是生态意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首都人民。“这一步”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呢?为此,我们专访了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宋希友。

记者:宋主任,2002年是中国全面实施《“绿色奥运——2008”生态环境建设行动计划》的起步之年。现在的开局如何?

宋希友:开局不错。通过一年的努力,现在北京全市林木覆盖率已经达到44%,其中,城区绿化覆盖率已经提高到38%,人均绿地达到39平方米;郊区城镇林木、绿地覆盖率达到45%,人均绿地面积达到40平方米;山区林木覆盖率达到62%。90%的规划宜林荒山荒地实现了绿化。

在城市中心地带,已经在长安街等20多条城市干道建成了总长度达到220多公里的绿化带,并在金融街、明城墙遗址公园等处建成了绿化总面积达到104公顷、30多片一万平方米以上的绿地。

在城市隔离地区,绿化总面积已经达到106平方公里;温榆河、五环路等“五河十路”已经初步形成绿色走廊。

在城市郊区,通过在风沙主要入口处植树造林,并实施播草盖沙工程,扬沙已经明显减少;通过在密云水库上游新增水源保护林,在周边山区新增林带,对保护水源已经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做到“退得下、上得去、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已经完成退耕还林1.5万公顷。通过加强中幼林抚育管理,已经有40万公顷的林木生长环境得到改善,林分密度得到调整,林分结构得到优化,可以更好地发挥生态、社会和景观效益。通过发展林果、种苗、花卉、速生林、森林旅游等绿色产业,绿化美化工程已经成为富民工程。

记者:首都生态环境建设和绿化造林工作,希望达到怎样的目标?

宋希友:要把首都建设成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一流国际生态城市。为此需要建设三大体系,构筑三道屏障。三大体系分别为高标准的绿色生态体系、高效益的绿色产业体系、高水平的森林资源安全保障体系。三道屏障分别是山区、平原、城市隔离地区三道绿色生态屏障。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环境优美、产业优化、高质高效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实行乔、灌、花、草相结合、植物材料合理搭配;注重乔木、亚乔木、花灌木空间立体配置、植物色彩季节变化配置;做到多林种、多树种、多植物、多色彩、多层次,并好种、好活、好管、好看;坚持绿化造林与产业发展密切结合,促进经济发展、农民致富,为绿化造林工作提供基础性动力。

记者:今年秋后,我们曾先后在城区、到郊区转了一圈,我们看到的和你说的基本一致。市区不少地方的景色确实可以同欧美一些名城比美,就连郊区的一些沙荒地都已披上了绿装。你们在首都生态环境建设和绿化造林工作中采取了哪些措施,促使北京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宋希友:主要措施是“五个坚持”,即坚持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坚持不断创新,坚持以科技作支撑,坚持领导责任制,坚持全党动手、全民参与。

坚持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突出抓了十大重点绿化工程建设。其中包括城市绿化隔离地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工程,以“五河十路”绿色通道为重点的郊区平原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工程,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工程,防沙治沙绿化造林工程,城市中心区绿化美化工程,郊区卫星城、中心镇绿化美化工程,中幼林龄抚育工程,国家级“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第二道绿化隔离带规划建设工程,绿色产业基地建设工程。这十大重点工程完成以后,在城市绿化隔离地区将出现一个125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在市区边缘集团与远郊卫星城间将出现一个1100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在郊区将出现一个总面积2.3万公顷、总长度1000公里的平原绿色生态屏障,并在公路、铁路、河道两侧形成200米宽的绿化带;在密云水库、怀柔水库等大中型水库流域、太行山、燕山范围内的7个山区县,以及北京五大风沙危害区将全部被林木覆盖;在城市中心区,居民每步行500米就可以见到一处公园或绿地。

坚持以科技作支撑,重点抓了“四高”,即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林业。全市造林、营林质量管理走上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经过专家论证,编制完成了《首都地区林业建设总体规划》、《“十五”林业发展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规划》、《北京市太行山绿化工程规划》、《北京市平原绿化工程规划》等十多项国家和市级重点绿化工程规划。北京市政府成立了专家顾问团,并与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全面合作,建立了一批生产、科研、教学相结合的试验示范基地,以及“首都防沙治沙预警预报信息管理系统”、“数字绿化隔离带”。林业科技推广和市、县、乡三级科技服务网络,每年推广抗旱保水、节水造林、防治病虫害等科技成果70多项,培养出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工程建设管理队伍。在绿化造林工作中,所有重大绿化造林工程设计方案都做到了公开向国内外招标,最后由专家评审拍板。

记者:绿化工作的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宋希友:主要体现在观念、机制、政策创新三个方面。以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为例,3年实现既定目标,过去想都不敢想,不在观念、机制、政策方面大胆突破创新,根本办不到。因为按照过去的规划设想,至少需要20年才能完成这项建设工程,并认为能够在20年内完成就非常了不起了。以后将规划改为十年,又认为能够在10年内完成规划任务就创纪录了,再也不能提前了。现在,观念、机制、政策创新,将绿化造林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紧密结合,积极推行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种经营形式,围绕“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的新思路,实行综合整治,不征地,不转工,退耕还林,发展绿色产业,3年完成了20年任务。又如“五河十路”绿色通道建设,完全按照新机制运行,规划、设计、施工、政府采购,一律公开招标、公平竞争、择优选用。这项涉及面宽、牵动农民利益的工作,不加入社会的参与,不与农民致富结合,至今可能仍然停留在嘴上。再如领导责任制,这是政府管理工作机制的一项创新。通过创新,形成了市、区县、乡镇三级主要领导干部亲自抓绿化造林工作,并将这项工作列入党委和政府重要工作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计划、不断加大投入、确保资金落实的可喜局面。否则,进入“十五”以来,北京财政投入造林绿化资金不可能达到年均20亿元,不可能做到规划绿地和林木神圣不可侵犯,不可能在连续干旱的情况下实现造林成活率超过90%以上。

记者:全民义务植树,可以说是首都绿化造林的一大特色。邓小平倡导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对首都绿化造林工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宋希友:自从邓小平同志倡导并身体力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每年都带头参加首都的义务植树。今年春天,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了首都第18个全民义务植树日活动;中直机关、中央国家机关300多位部级领导干部参加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中央军委、解放军四总部,以及驻军部队、武警总部100多名将军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首都高校100多名校长、1000多名专家教授参加了“文化林”建设;数万名志愿者在京郊28个义务植树点参加了植树劳动。全党动手,促成了全民参与,现在,北京每年有近200万人参加首都绿化美化建设。

全民义务植树已经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座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建设,它不仅涉及到城市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涉及到城市的质量。所以,将绿化造林工作作为改善环境的手段是远不够的,必须清醒地看到,它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标志。一个城市缺乏生态安全,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缺乏生态文明,不可能实现现代化。过去,把绿化造林工作孤立起来看,植树就是植树,造林就是造林,种草就是种草,用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眼光看,远不是这样。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其实是对生产力的保护。全民参与正是在这个重大问题上,极大地提高了全民的认识,它使生态安全、生态文明意识植根于首都人民心中,其巨大作用难以估量。
(本版图片为韩广奇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