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北约”将走向何方

国际观察
2002-11-2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罗马记者 穆方顺 我有话说

北约布拉格峰会标志着北约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它确定了新一轮大规模东扩,使其防区直抵俄罗斯边界,并且还在高举“开放”旗帜,准备向欧亚大陆继续挺进;它首次为冷战后失去了对手的北约确定了新的敌人,认定联盟今后的主要威胁是国际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它提出了对“恐怖集团”、“恐怖组织”等采取“预防性行动”的新战略;它决定全面改革北约军事结构,全面提高防务能力,并于2004年组建快速反应部队,在必要时对世界“任何地方”出现的潜在安全威胁进行打击。

由此,北约至少在理论上巩固了其存在的基础,实现了在“9·11”事件后新的国际安全形势下的重大战略调整。西方一些舆论声称,一个全新的北约已经诞生。这个超越传统防区、似乎更富进攻性的“新北约”,确实大大强化了以它为主导的欧洲安全格局,而且肯定会对今后的国际关系产生影响。

然而,无论从现实还是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同时还可以肯定地说:就军事同盟意义而言,北约是没有前途的。

首先,“新北约”的模具主要由美国一家铸造,其核心依然是控制欧洲并称霸世界。欧洲之所以现在还能接受控制,主要是因为它还没有自己的独立防务,离开北约既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也难以在重大国际冲突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它对美国操控北约所要实现的战略意图并不认同。此外,恐怖主义确是欧洲面临的现实而直接的威胁,这为美国以反恐名义重塑北约提供了可能。但是,无论是对恐怖主义的认定还是在消除恐怖主义的方式上,欧美之间均存在着很大分歧。而且,布拉格峰会并未触及欧美之间的深层次矛盾,欧洲随着其实力的增强,摆脱美国控制的欲望必将越来越大,冷战结束后大西洋两岸出现的裂痕只能扩大而不会缩小,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会终止。

其次,10个中东欧国家的先后入盟极大地改变了北约的构成,从而也使其性质发生了相应变化。在历史上,这些中东欧国家一直是西欧列强与俄罗斯逐鹿之地,它们同俄罗斯和西欧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的文化和利益关系,这为北约今后的前途增添了诸多不确定因素。随着成员的增加和结构的复杂化,北约今后还能否就一项重大军事行动达成一致,是很令人怀疑的。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如何,“新北约”都已无法扮演冷战中那种军事集团的角色。

第三,“新北约”是在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极大改善的情况下产生的。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北约东扩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俄罗斯将继续试图逐步“融入”北约,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寻求与北约平等的决策权,促使北约向政治组织方向转变。鉴于世界总体安全环境的变化,北约与俄罗斯已不大可能重新对抗,而只能趋向和解与最大限度的合作,从而进一步稀释北约的军事色彩。

基于以上几点,“新北约”的军事功能不仅不会增强,而且将逐步减弱。从中长期看,虽然不能排除美国利用北约某些基地、装备和机构采取单边或多边行动的可能,但作为一个整体,北约很可能由军事同盟逐步转变为泛欧的、甚至是更大范围的、主要是政治性的安全组织。这样,这个冷战时期的单一营垒就变成了美、欧、俄三大力量的交汇。在这里,它们的利益将会交融和碰撞,从而对整个世界格局产生巨大和深刻的影响。这一点特别值得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