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和谐是一种高境界

光明论坛
2002-11-28 来源:光明日报 朱国良 我有话说

细心的人会发现,在十六大报告中,“和谐”一词数次出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所有这些“和谐”,如春风拂面,让人顿感新意浓浓。

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协调、无抵触、无冲突之意。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艺术的和谐;和风细雨,桃红柳绿,这是自然的和谐。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就在于注重“和谐”。这里所说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全面和谐,包括“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正”。我们今日常说的“和为贵”、“政通人和”、“家和万事兴”等等,就是这一人文精神的具体表述。和谐是一种高境界。在新世纪新阶段,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成为我们崇尚的价值观念,必将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和谐产生美。走和谐之路,我们才能建设美好家园。毋庸讳言,人与自然之间出现过不和谐的音符:生态的恶化制约着经济发展,威胁着人民健康。重视人与自然和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审视后,做出的理性选择。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已成为一种眼光和境界,“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已成为一种理念和追求。

和谐生发力。上下同心,其利断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谐”将集中地体现为一种“团队精神”,并产生巨大的力量。只有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和谐相处,满怀一腔志,拧成一股绳,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励精图治,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和谐是一种胸怀。如今,我们不仅要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要推动国际社会多种力量的和谐并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新科技的不断发展,国际间一方面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交往也愈加密切,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都更需要一种合作精神。

和谐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十六大报告中多处出现“和谐”之声,动民心,励民志。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政治局面的安定和谐,是党心民意的真正体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坚实基础。我们要珍视和谐,维护和谐,在和谐的环境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