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有情者之求索

2002-12-05 来源:光明日报 岳洪治 我有话说

《叶延滨随笔》&nbsp
作家出版社


翻开《叶延滨随笔》,扉页上这个熟悉的叶延滨,正以他亲切的目光,望着我呢。他以拳支颐,似在沉思,又像是要对我说些什么。

他要说些什么呢?

我翻开这本厚厚的随笔集,准备听他海阔天空地谈谈诗、散文,谈谈人生与艺术的方方面面。延滨阅历丰富,好学深思,既有诗人的敏锐、杂文家的犀利,为人又极平易亲切,与他交谈、听他谈话,是一种愉快而有益的事情。

叶延滨是个名人,那是因为他在诗和散文创作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在编辑工作中做出了成绩。然而,如果你接触过叶延滨,如果你读过他的作品,你就会说,他是一个平常人——就像你我一样,平平常常,很容易就会和你成为朋友。

《叶延滨随笔》中的每一页文字,都不是高等学府教室里的高头讲章;这里没有那样多的玄理与奥秘,只有对世事的体察、人情的透视,对诗与文学的严肃思考。

叶延滨认为,一个好作家,应该是具有悲悯之心的人。这话给我们一个启示:为什么冷血的政客,不会成为作家或诗人,而我们又常称道政治家中的诗人和作家,说某某有诗人气质。这是因为,一个人,只有具有悲悯之心,才会有爱,才会有同情;才会用爱与同情培育出文艺之花来,奉献给他所爱的这个世界。

叶延滨正是一个满怀悲悯之心的作家。

他说:生活的道理千条万条,最根本是两条:不要丢掉了你自己的生活,不要让你的生活伤害了别人的生活。

他说:文学写作的成功在于,写作者写作的欲望产生于曾经的生活痛点。

生活的痛点藏在你的作品里,如果你有技巧,你就能保留你曾有过的疼痛,而不让别人知道你的伤口。

他说:文学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应该是教会爱。爱自己,而且珍爱自己的生命和别人的生命……文学是引导人类向美、向善、向上的力量。

叶延滨就是这样,以一颗悲悯之心,以一颗爱心,生活着、思考着、创作着……在《TV时代的文化景观》一文中,他风趣地将看电视的人与读书的人,比作两种以不同方式饲养的鸡,然后问道:“流水线上饲养的鸡和后院里自己刨食的鸡相比,它们营养充足,但它们是快乐的鸡吗?”他随即指出,知道给我们的快乐,不仅在于知识本身的消费,而在于它能激发自我。读书过程,是一个参与的过程;读书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在理解、思考、想象的过程中,阅读者同时也以自己的智慧,参与了一本书的写作。

类似这样在诙谐生动的文字中,深入浅出地道出人生奥秘的篇什,在这本《随笔》中,并不鲜见。譬如,谈到女性的饰物时,他说:一个国家的“第一夫人”,是不需要太多的饰物来强调自己对“天下财富”的拥有的;而当“一个大明星已经需要饰物的价值来为自己增色”时,只能说明此人已经风光不再了。在《美女与美文》中,作者由美女论及美文:

时尚和商品对自然美的进攻,不是丑化它,而是用更多附加的美丽去淹没它,以便让不美丽的女人,在附加物的装饰下,取得与美女装饰同样的效果。

而在“三流写作指导”影响下产生的所谓美女,则以“大量的运用形容词,夸耀的比喻与描写,不加节制的使用引言和典故”为能事。这样给一篇文章“大量涂抹词语的化妆品”的结果,恰似过多的装饰对于美女的淹没,词语的卖弄与夸饰,也会将原本可以写成一篇美文的材料,变成一篇丑文的。

叶延滨说:“小小文坛上,热血有情者,乃真诗人,热血求索者,乃杂文家。”读了《叶延滨随笔》之后,我觉得,我们正可以把以上的话当成作者的夫子自道来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