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求真·治学·育人

历史名人德育观
2002-12-05 来源:光明日报 余翔林 我有话说

竺可桢一向高度重视德育,不赞成对学生“教而不育”,他说:大学的目的在于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之人才。在每学年入学和毕业典礼上他都告诫师生:“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大学犹之海上之灯塔,吾人不能于此时(抗战时期)降落道德之标准也”。他希望青年学生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使大学成为“求真理、治学问、育人才”之圣地。

和所有的教育家一样,竺可桢认为励志是德行的根本。他说青年学生要励志,树立伟大抱负和高尚情操,他批评说:“现在大学教育,注重各种专门知识之传授,而忽略品性德行之陶冶,积重难返,流弊甚深。”而励志的目标就是“使中华民族成为不可灭亡的民族”,“使救国的责任在诸位身上担当起来”,这表现了竺先生的爱国精神。这一精神亦有其历史传统,在明、清两朝,山绿水青的浙东姚江两岸,孕育了中国几代著名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如于谦、王阳明、黄宗羲、张苍水、章太炎等人。这些才子名贤年轻时均有范文正公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志。竺先生青年时代感濡着这几代宗师的人格精神,并在他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的教育实践中发扬光大。

竺先生在浙大倡导的“求是”精神最为有名,这是德育寓于智育之中的精华思想。浙江大学的前身是1897年在杭州创办的“求是书院”。在《汉书·河间献王传》中有“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一语,这是“求是”最初的来源。到明代,王阳明说:“君子之学,惟求其是”。意思是正直的君子做学问,以追求事物的真理、是非为目标,不为利害功名所左右。竺先生在1938年的校务会上提出了以“求是”作为浙大的校训,并讲了一番感人的话,他说:“我校求是精神,即只知是非,不顾利害”。“求是就是奋斗精神,牺牲精神,革命精神和科学精神。”以后他又发挥说:“科学家的态度应该是不盲从,不附会,不屈不挠,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他要求所有浙大的师生都要努力有此精神。竺先生自己刚正不阿、严谨正直的高尚人格,和在实践中垂范的“求是”精神深受师生的敬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