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如何提高国债资金使用效率

经济访谈(40)
2002-12-0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张玉玲 我有话说


贾康:1954年7月生于武汉,博士,现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记者:请谈谈关注具体国债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率的意义。

贾康: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债是一种重要的政府筹资与调节手段,但国债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一定的规模之内,国债资金使用效率的高低,就形成了政府调控不同的境界。一般说来,国债资金使用率越高,国债发行空间越大,反之效率低,风险会积聚,危险性就会增大。

动态上看,国债持续发行中可以借新债还旧债,但经济分析上一般认为最终要用以后的税收来偿还。因为以后的人们能享受到这些投资的效益和福利,所以这种关系在经济上来说也可认为是合理的。但当国债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规模过大时,运作中就可能会出现不可持续的断裂状态,出现入不敷出的危机。因此在我国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发长期建设国债时,要关注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增加国债安全发行的空间,同时,这也是政府对公众利益负责的表现。

记者:现阶段怎样才能保证国债资金使用合理而有效?

贾康:我认为至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是政策大思路的正确性和项目选择的合理性,这是资金使用有效益的基础。在我国实施反周期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后,从全局考虑,果断地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国债投资数量很大,前面五年共安排了6600亿元,加上配套贷款和自筹资金,共有2万亿元左右,在建项目总规模接近3万亿元。具体项目虽然是千千万万,但项目选择上,必须排出轻重缓急,要有可行性论证。国家在1998年明确规定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六大国债投资重点,1999年又增加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改项目为投资重点。而近两年的重点是要做原来已建项目的续建和收尾,主要在西部大开发中才有新项目上马。政策思路适当,项目选择合理,这是从基本面上保证资金使用效率。

其次,资金应当足额、及时拨付到确立的项目中,防止挪用、拖欠,否则会影响工程进度和资金使用效率。现实生活中此类事情曾发生过,1998年秋就对检查中发现的案例做了严肃处理,并要求相关管理部门要切实严格执行预算安排和强化监督机制。公共财政政策要有透明度,近年我们正通过部门预算、细化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收支两条线、会计集中核算等多种方法在改革中加强监督。

第三是工程施工质量要保证。这其实已与政策思路和可行性论证等无关,只是一种具体的管理问题和项目执行问题,但关系重大,要在最后环节把好关,否则搞出“豆腐渣工程,前功尽弃。

记者:我国的国债管理中还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贾康:目前尚未走过经济偏冷阶段的拐点,国债投资仍是反周期调控的重要手段。但国债不是可以包打天下的药方,依靠积极财政政策和国债,只能提供一种阶段性的激发经济的空间和平台,要从根本上解开约束经济活力的疙瘩,就必须在继续执行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注重解决深层次矛盾,加大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的力度。

国债余额是衡量国债负担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我国的实践是以不超过GDP的20%为限,总体看我国国债发行还有一定的空间,但这是个变量控制,要由国债的综合效益和其它许多经济和社会因素决定。同时,发债空间并不像名义指标显示的那样大,实际空间需考虑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和国有企业亏损挂账等因素。总之,对于国债的规模、结构、发行方式和时机等,需通盘考虑,谨慎操作,注重解决治本问题。

现阶段银行大量购买国债有其必然性,买国债是银行进行风险控制的一个方式,银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慎贷态度,也是我国银行企业化转轨中的一种必然。今后迫切需要解决银行不仅有风险防范机制、也要有激励机制的问题,促使商业银行形成内在动力去开拓业务的空间,加大对民间融资的支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