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脱胎换骨 三年腾飞

2002-12-1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我有话说

1999年5月15日,原南通师范专科学校与一墙之隔的教育学院合并,成立南通师范学院。仅仅3年时间,该校的在校生就翻了一番,达到9000多人,教授由10人增至40多人,科研成果翻了几番,一个不起眼的学校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名牌师院。

该院院长刘一平说:“十六大提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师院的做法完全符合这一精神,引进人才,建立新的津贴制度,经过3年奋斗,学校实现了脱胎换骨。”

人才理念:凤飞九天,非梧不栖

在南通师院学报编辑部,记者见到了被称为办刊奇人的主编邓乐群,这位操着湖南口音的中年男子,在短短两年里,把一个不知名的刊物,办成了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并被评为“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邓乐群对记者说:“是师院给了我这个舞台,使我有条件去充满激情地创造。”

据院人事处处长樊文娥介绍,邓乐群原是湖南一所师院的学报主编,为了请来他,院里前后与他联系了1年多,仅电话就打了近200个。他来后,院里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将他爱人安排进校招待所。

不惜重金引人才,目前已有30多位教授加盟师院。除直接吸收外,该院还在全国同类高校中首创“驻院教授制”,每年邀请几十位国内著名专家和学者前来授课、讲学,每次少则一周,多则半月。一年来,请到了来自北京、上海、南京、台湾的十几位名家,让全院师生大开眼界,获益匪浅。

津贴制:引发“井喷”效应

从去年开始,该院大幅度改革分配体制,实行新的津贴制度。规定凡前3年科研成果达不到相关要求的、年度工作量达不到规定的,只能享受基本津贴;工作量超出30%以上的,科研成果超过50%以上的,可以申报同层次优秀档、突出档;年度津贴拉开差距,最高的可达6万元,最低的只有几千元。制度实施之后,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61位教师获突出档和优秀档奖励,两位讲师破格申报副教授岗位津贴。

新的激励机制引发了“井喷”现象,仅2001年,该院500多名教师共发表论文1100多篇,近1/3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论文总数是上年的2.44倍;今年前十个月论文发表数量已超过去年。该校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个,从省里到本院的科研项目近300个。现在,该院出现了一种令人称奇的现象,教师中没有人到外边代课或兼职,都一心一意做学问、写论文、出专著。

破除“官”念,热心从教

樊文娥拿出前后5次的机关招聘启事,感叹至今没有招到几个人,老师们不愿来机关坐这个“清水衙门”。该院实行向教学科研倾斜的政策,精简机关人员,院级领导只有4人。机关人员实行任期制,干部能上能下已成为现实。建院以来,已有14位中层领导调离岗位。去年该院先后在7个重要中层岗位,及许多科级岗位上推行了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办法,打破了沿袭已久的“官”念,人才争相向教学一线流动。现在该院职生比为1:9.7,师生比为1:16.2,在全省高校中处于比较高的水平。愿做教师不愿当干部,正成为该院的一种时尚。

南通师院3年的发展似乎是个奇迹,其做法给人留下不少启示。

启示之一:优势需要创造,生存需要争取。在市场条件下,任何学校都有机遇,关键在于是不是有进取心、开拓心,有之则进,无之则退。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启示之二,如今高校的问题主要是缺少好的机制,大学“衙门化”造成了人的低效高耗。建立一个广纳群贤、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让机制激发人的潜能,才会使高校发展充满活力。

启示之三,热衷于盖大楼、跑马圈地不是真发展,高校的“政绩工程”对教育发展弊多而利少。真正的发展应该是内涵式的、靠质量提升的。其中,教学与科研水平高低是硬标志。

启示之四,“禽择佳木而栖”,在人才流动市场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谁得人才,谁得人心,谁就受益,“得人者昌”是不争的事实。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