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楚风汉韵看襄樊

2002-12-1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夏斐本报特约通讯员 张鹤、任伟 我有话说

如何落实十六大精神,积极推进地方文化体制创新和发展地方文化?襄樊市近期推出的以“楚风汉韵看襄樊”为主题的12项系列文化体育活动,以其独特的创意、鲜明的特色、深厚的文化内涵,较高的专业艺术水平,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展示了襄樊“精品文化”工程的丰硕成果。

“楚风汉韵看襄樊”作为襄樊市新的文化品牌,已具雏形并显示出了强劲的生命力。

襄樊市委、市政府认为,如果要把襄樊地方文化这块蛋糕做大,做成品牌,就必须深入挖掘襄樊2800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特别是楚文化、汉文化和汉水文化的精髓,在高雅文化艺术上大打“地方牌”,大打“特色牌”,才是形成襄樊地方文化独特的品格和吸引力的唯一坦途。

今秋,“楚风汉韵看襄樊”系列文体活动正式粉墨登场,这个系列共分艺术欣赏、成果展示和参与普及三个类别,由创作节目展演(迎宾晚会)、万人文体表演、群众歌咏比赛、“梨园春”戏曲晚会、电影、电视展映周、诸葛亮文化及现实意义研讨会、百名书法家书写《隆中对》笔会等12项活动组成,可谓好戏连台,精彩纷呈。这些活动尽管形式各异,但主题集中,特色鲜明,无不带有凝重的楚汉文化气息,让海内外嘉宾和广大市民接受了一次强劲而厚重的楚风汉韵的熏陶。

一时间好评如潮,许多原来是冲着明星演唱会来襄樊的客人们在看了“楚风汉韵看襄樊”后,深有感触地对活动的组织者说:明星演唱会在哪里都能看到,但你们的这些精彩节目只有在襄樊才能看到。

“普及有余,提高不足”。襄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襄樊市目前文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她要求把“楚风汉韵看襄樊”系列活动当作一个出精品、出人才的“助推器”,为襄樊文艺再铸辉煌奠定基础。

一台创作节目展演暨颁奖晚会犹如一道精致的襄樊地方小吃,让观众们胃口大开:飘落的秋叶中,楚人宋玉抚弄琴弦,悲叹命运,这是宋玉故乡创作演出的歌舞《千秋绝唱——宋玉赋》中的一个场景。宜城曾经是楚国古都,丰厚的楚文化资源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使他们在这台晚会上独占鳌头。歌舞《亘古壮美——火凤凰》让观众感受到了凤凰涅的崇高与壮美。18个持戟武士表演的《荡气回肠——车马坑》让人恍惚回到了金戈铁马的群雄逐鹿时代,感受到了楚王“我乾坤,谁敢得”的冲天霸气。

“妹在那个河边放花牛,哥在那个山上打石头”,“太阳一出四山黄,哥在山上刨黄姜”,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优美歌声沁人心脾。经过文艺工作者的挖掘与整理,宜城天冬调、南漳山歌、老河口放牛歌等襄樊地方民歌、小调在晚会上大放异彩。

襄樊的名胜古迹和传奇故事也成了晚会的主角。诸葛亮在襄樊古隆中抱膝长吟,躬耕待时的情景在襄樊市豫剧院创作演出的《先生你从这里走》中生动再现;襄樊市京剧团创作演出的京剧乐舞《巾帼丰碑——夫人城》也为观众展开了一幅襄樊军民共筑血肉长城,奋力抵御外敌入侵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楚风汉韵看襄樊。襄阳护城河素有“华夏第一城池”的美誉,是襄樊人的骄傲。划船运动又是襄樊竞技水平最高的体育项目之一,曾经培养过周秀华、张亚丽等奥运奖牌获得者,这也是襄樊人的骄傲。华夏第一城池划船表演赛就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引得无数游人驻足观看,为襄樊增加了一道独特景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