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方位的审美观照

2002-12-14 来源:光明日报 樊志辉 我有话说

康德思想对每一个致力于哲学、美学思考的严谨学者来说都是可超过而不可绕过的门槛。这并不是说康德终结了人类的哲学美学思考,而是说康德的批判哲学是哲学深层问题的集散地,一切前于康德的哲学问题都在康德思想中得到批判性的安顿,一切后于康德的哲学思想都从康德那里获得自己的问题意识与方法启迪。这不独对西方思想如此,对中国现代思想依然。现代中国的许多大师级的思想家与学者,如康有为、王国维、毛泽东、牟宗三、李泽厚等,都深受康德批判哲学的影响。余虽有志于康德哲学的思考久矣,然囿于自身学养之不足与学术语言之限制,从不敢置喙其间,只能在品读汉语思想界的康德研究中,来引发自己对哲学问题的思考,故而十分关注汉语思想界的康德研究。近来喜读张政文教授的《从古典到现代——康德美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1月),发现这是一本十分难得的具有深厚思想品味的学术著作。通观全书,可知该书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一、横向结构的解析与纵向历史的审视:汉语思想界对康德思想的研究,大多是从康德哲学的某一侧面来进行专题研究,或借助于康德的哲学架构来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张政文教授的《康德美学研究》,超越了以往的康德学的研究范式,将对康德思想的横向结构的解析与纵向历史的审视有机的结合起来,其书虽亦名为“美学研究”,却是对康德思想的全面审视。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哲学美学共十二章,透过对康德思想横向结构的解析,分析了康德的哲学构架、理性概念、存在意识、文化立场、神学观念、社会批判精神、历史学说、以及康德关于美学的具体论述。这种论域广泛性的价值并不仅仅意味着张政文教授的深厚学术修养,更在于这种广度的解析所力求表明的康德美学思想,不仅是深刻的奠基于康德批判哲学的整体结构的基础上,更是康德哲学的最终归宿。对康德美学如此的结构式的把握,深刻的解释了康德哲学在西方思想文化从宗教信仰救赎向审美救赎转变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如此康德美学的意义就不仅在于对于一般美学问题的哲学审视,更在于揭示康德如何将自由从中世纪的神学理性、近代思想的科学理性中解放出来,并通过将自由作为实践理性的设准,而最终将其安顿在审美理性之中。由此突显出康德作为启蒙精神的继承者与推进者是如何将人类思想带进了浪漫主义的审美救世之中。下篇美学影响,共十一章,通过纵向历史的审视,分析康德对20世纪美学的影响、康德与欧洲浪漫主义批评意识、马克思的审美文化抉择、克罗齐的美学主体性、俄国形式主义美学原则、卢卡奇的文学类属性、赫勒的日常生活美学、以及康德与文学史时间量的研究、当代文学史观的研究、当代艺术史研究形态的阐释、当代文学研究基本范式的批判。这种纵向历史的审视,力图表明对康德美学的研究,就其实质而言即是对当代美学的研究,并且也只有在对当代美学的研究中常可以映射康德美学的价值与意义。本书这种“横向结构的解析与纵向历史的审视”,不可简单地视为叙事策略,它所彰显的乃是张政文教授的独特的学术视野与方法论,这在目前学术浮躁境况下是十分难得的。

二、问题意识的观照与文本意向的透析:康德美学的研究,本质上是现代美学的研究,这就要求研究者具有立于现时代的问题意识。缺乏特定的问题意识,康德美学的研究就只能停留在文本的整理与疏释层面。张政文教授的康德美学研究,立足于现代美学发展的脉络和审美经验,以自己特有的问题意识来观照康德美学研究。通观全书,我们可以看到张政文教授对审美意识与人类认知、生存关系的整体把握。他对审美问题的关注,超越了一般审美经验的层面,而提升到对人类生存价值的层面,因而审美的问题,就与人的文化、社会批判、历史理论等问题紧密相连。然而张政文教授的问题意识的观照,又不同于时下许多学界新近完全以自己的问题来笼罩研究对象,或借助研究对象来阐发自己的思想。张政文教授将自己的问题意识与康德哲学美学的文本意向融为一体,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康德哲学美学中许多隐而未发的主题在问题的观照下得以豁显,而透过对康德哲学文本意向的切实把握,才可以清醒地了解我们今天真实的哲学美学的问题是什么。

三、文献资料的消化与逻辑思辨的建构:现代汉语学术界,在研究方法上一直存在着所谓文献派与思辨派之争。文献派认为离开具体文献的无为的思辨,只能造成学术的空疏无物,无法形成学术的累积;而思辨派则以为离开以思辨为基础的反思与批判,所谓文献的研究者之具有资料整理之意义而无法促成学术的飞跃。张政文教授的康德美学研究则超越这一所谓二难悖论。通观全书,我们发现该书征引文献达160余种,涉及到的学术经典达210多部。如此庞杂的文献资料,张政文教授并不是以简单堆砌的方式来处理,而是在对文献资料的消化基础上,以问题意识统摄之,以逻辑思辨建构之。如此,被消化的文献资料与真实的问题意识通过严谨的逻辑思辨而渐次展开,贯穿在张政文教授的全书之中。

四、扎实的学术功底与朴实严谨的文风:《康德美学研究》虽然是对单一哲学家的专题研究,但它所涉及哲学家美学家如此众多、哲学美学流派如此广泛、哲学问题的论域如此之宽,都真实地展现了张政文教授具有相当扎实的学术功底。在这部25万字的学术著作中,几乎涉及了中西哲学美学所有的关键人物与流派,从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到康德、卢卡奇、尼采、海德格尔;从美的“模仿”说到“美是自由的象征”,从解释学美学到日常生活美学,张政文教授都以相当凝练的方式加以阐释。透过对康德美学的研究,我们自然可以发现,张政文教授对中西美学思想了然于心。凭着这种扎实的学术功底,张教授将康德的美学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其深远影响条分缕析、娓娓道来。不同于时下许多青年学者以西方流行的学说和晦涩话语来包装自己的思想,张政文教授的康德美学研究所体现的哲思朴实严谨的文风。其行文流畅而不失深刻,寓艰深的学术思想于平实叙事模式之中。全书文字精炼、语言流畅、分析缜密。既无晦涩枯燥的经院式的学术风格,也无浅显堆积的描述性痕迹。作者良好地处理学术著作的严肃性与其可读性的关系,使本书不仅可以作为专业学者的案头之书,也可以成为一般大学生乃至普通知识人的提高自身人文修养的必读之书。

总之,《康德美学研究》无论就学术视野、叙事方式、资料的累积等各方面都表明其是目前康德研究的上品。在社会日益物欲化、世俗化的今天,能有张政文教授这样的学者潜心于纯理的学术研究,期望能以自己的学术思想为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实属难能可贵。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康德美学作为现代性美学的经典之作,和后现代美学、以及现代语境下的神学美学的关系,在我看来应当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此《康德美学研究》语焉不详。我们期望张政文教授能在此方向进一步研究,拿出自己新的力作,以飧读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