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城市化面临新战略机遇

许多国外学者把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
2002-12-1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陆彩荣 我有话说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未来20年城市化进程将对全球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许多国外学者把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

2001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之一的斯蒂格茨认为,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他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指出:“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2008年世博会的宗旨“城市,将带来更美好的生活”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城市化:激发新一轮财富涌流的载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两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据世界银行统计,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已经达到75%左右,中等收入国家为60%左右,而中国目前还只有36%。中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工业化水平这种局面,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巨大瓶颈”。

未来20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大力推进中国的城市化,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又是有效解除中国经济社会约束的“瓶颈”,更是保障中国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和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在市长协会的组织下,由蒋正华、吴良镛等国内外一流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针对中国的城市化战略问题,编撰完成了《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该报告认为,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核心是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以构筑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中国城市体系,这也是解决中国“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小城镇不优”的根本举措。推进中国的城市化必须坚持以大城市的发展,去化解城市面临的大挑战,也就是说要“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消除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促进中国城市的健康发展。

城市化必须走出三大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认为城市的发展必然引发“城市病”。要走出这个误区,就必须建立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的全新观念。

误区之二、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要走出这个误区,需要认识到:不同规模的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规模结构是一个具有等级、共生、互补、高效和严格“生态位”的开放系统,大中小城市都应当在统一规范下得到合理的发展。

误区之三、认为城市化的结果应当是均衡分布、遍地开花。要走出这个误区,必然考虑到地理基础的差异、发展阶段的差异和生态条件的差异。城市的布局在时间、空间、速度三维模型中必须是非均衡的、非对称的和非线性的。

城市化是需要成本的。依据城市化“成本—收益”模型分析,每进入城市一人,需要个人支付成本1.45万元,公共支付成本1.05万元,总计每转变一个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平均需要支付社会总成本2.5万元。专家们指出,在现有城市人口基础上,未来50年期间中国将为城市化支付数千亿元成本。城市规模越大,经济实力越强,财富集聚越高,发展成本也就越低。因此,加速中国城市化步伐,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功能,这是提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城市化的六大战略任务

中国的城市化必须提高发展质量,提高真实的发展能力,这是数百位专家们精心研究的结果。他们认为,中国的城市化战略必须适应当今世界三大潮流,其一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其二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其三要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行动。面对世界潮流的挑战,中国城市化肩负着六大战略任务,即: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新一轮财富积累的基本动力,信息时代“五流”交汇的网络节点;培育科技竞争力的创新源头,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先导中心,实现可持续目标的操作关键。

为了支撑中国未来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城市化战略需要实现一系列重大目标,专家们认为,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国城市体系的总能力进入世界前3名的国家行列,同时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国的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5%以上,城市将有效地满足基础设施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社区建设能力和城市管理能力,走上文明发展之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