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长相忆 忆扬中

2002-12-23 来源:光明日报 1941届校友 陈玉龙 我有话说

“烟花三月下扬州。”

“春风十里扬州路。”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诗仙李白等人的诗把我吸引到神奇而美妙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我是镇江人,与扬州仅仅是一江之隔,自古以来,这两个姊妹城就像并蒂莲一样盛开在大江南北,乡情依依,不胜神往。

众所周知,扬州中学是驰名国内外的名校。它是抗战前我国“四大名旦”——四大名牌中学之一,其他三校是天津南开中学、上海中学、金陵女大附中,四校中扬中又荣膺榜首。

只要一提起扬州,它那深厚的文化积淀、如诗如画的旖旎风光,就使我悠然神往;只要一提起母校扬中,我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仿佛时光倒流,回到青少年时代,天真并且稚气了很多。

旭日临窗,一管在手,万种情怀,故乡啊!游子多么怀念你!母校啊!学生多么向往你!

“襟江带海,从古数扬州今更作人文渊薮,看黉宫近接,讲舍遥分,知负笈尽多俊秀;更幼儿淑女兼收;宏造就;问光芒何似?!刚好有二分明月,高跃海东头。”

默写这支校歌,我仿佛回到了树人堂,多少往事,涌上心头。

扬中以理工见长,名家林立,教师阵容整齐。学生择优录取,高中分普通班、土木科、德文班,布置精当,先声夺人,确是不同寻常。

我在镇江达仁小学攻读的三年当中,学习成绩十分优异,我的小学同班同学有十几人报考扬中,仅录取我一个人。在扬中期间,我先后荣获三面银盾,鼎足印三,既为母校争光,也为家长争气,对我自己也是莫大的鼓励和鞭策。

考进扬中确实有优越感,自豪感,扬中是“六十团童子”。在历次全国童子军重大的比赛活动中常常夺冠。我们穿着童子军服,戴着军帽,精神抖擞地走在扬州、镇江的大街上,江东父老们都笑容可掬,啧啧称赞。我们虽然感到自豪,但也不敢骄傲自满,老师和家长们都教导我们要谦虚,要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

我的志愿是高中读土木科,大学考交大,将来再出国深造。回国后当一名称职的工程师,为“实业救国”贡献力量。但是,万恶的日寇发动侵华战争,打破了我的幻梦,抗战军兴,国土沦丧,京沪失守。我只身流亡川滇大西南长达七八年之久。弦歌起舞在嘉陵江上,赤子之心,天日共鉴。

回想当年执教母校的老师们,令人肃然起敬。文史教员博古通今,谈文论史,如数家珍。数学老师学殖深厚,解题邃密,鞭辟入里,来龙去脉,讲述得一清二楚。入名校,拜明师,朝夕问道,受益匪浅,真是三生有幸。半个多世纪以来,师长的音容笑貌,历历如在目前。我一生都忘不了老校长周厚枢先生,国文老师陈啸青先生,数学老师万青芝先生等人的忠于祖国、热爱教育事业,培育幼苗的崇高形象。

母校,既像一座大摇篮,又像一座大熔炉,它为祖国培育了多少优秀儿女和有用人才。朱自清、胡乔木、武衡等先生都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行文至此,感到豪情满怀,无比振奋。

值此母校百年华诞之际,敬献短文,聊表赤子之心。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