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泰州:科技兴市大手笔

2002-12-2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贾广惠 我有话说

泰州,一个成立仅六年的地级市,正成为高新技术和各类资本纷纷涌入的热土。人们发现:善打“科技牌”,使成立仅6年的泰州,成为江苏经济发展战略中“苏中崛起”的重要基地。十六大提出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泰州已成为现实。

近日,记者在采访该市经贸委投资与规划处处长陈玉明时,他提供了几个数字:6年来,全市仅实施各类技术改造项目就达6000项,累计投入26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实际利用外资在去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实际利用外资可突破2亿元,位于全省前列。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365.04亿元,完成利税总额33.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52%、20.65%。

高起点的抉择记者在泰州采访听说了这样一件事:该市科委去上海一家化工研究所寻找新项目,一位研究员向他们推荐了超细锌粉生产工艺。回到泰州,他们向全市发布了这一信息。第二天就有来自兴化的一个农民开价40万元,买下了这一项目。三年后,这位农民已利用该工艺创下5000万元的产值、600多万元的税收。

自地级市泰州成立起,该市就以苏南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为参照,寻求自身的定位。随着苏南在上个世纪末完成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随着世界500强中上百家企业纷纷涌入长江三角洲,泰州人看到了新型工业化在经济赶超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靠科技作支撑,才能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该市没有照搬苏南模式,而是凭借有春兰集团、扬子江药业这样的知名企业品牌,长江黄金水道和江阴长江大桥的自然和交通优势,主动呼应长江三角洲工业现代化,高起点地推进自身的科技产业。于是,泰州人独辟蹊径,成功地“借脑引智”,牵线搭桥,让科技唱主角,政府当“媒人”,提升了泰州的整个工业经济。

高质量的运作

在泰州,“科技兴市”的一个特色是“借脑引智”。该市科技局局长说:该市以四大工程(人才工程、挂靠工程、创办工程、开发工程)作为科技工作的一根红线,突出特色运作。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挂靠工程”。考虑到是经济小市,只有借助外力才能发展自己。因此,该市积极与科研院所“攀亲”,几年来与中科院、国防科工委、清华大学等9所院校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其中中科院与江苏各市的合作项目,泰州已居于全省第三位。该市通过院校专家、教授为企业提供咨询和技术转让等手段,使企业获得了腾飞的机遇。他们说,这叫“不求所在,但求服务”,等于把大学、研究所建在外省市。企业从中尝到了甜头。中丹化工集团与清华紫光公司合作,生产靛蓝(一种染料中间体),结果今年销售额已达8亿元,利税过亿元。

在积极挂靠的同时,该市还将“借脑”引向深化,以创办科技洽谈会为载体,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自1999年起,该市连续举办了两届科技洽谈会,引来了上百名专家教授、上千名企业负责人争先到该市赶科技“大集”。据统计,仅该市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签订正式协议项目就有348项,其中30%以上属于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项目。

“院士泰州行”是该市的又一着妙棋。在两届科技洽谈会上,该市请来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长路甬祥在内的上百名院士。在此期间,该市组织了多场院士讲座、论坛;带领院士下工厂、到车间,现场指导。此举产生了“葡萄效应”:培育了一批弟子,带动了一批项目。

内引与外引并举,几年来,该市共实施国外引进项目65项,引进国外专家80多人次,项目总数在各省辖市中位居第一。其好处是明显的:帮助企业解决了在新产品开发和生产中难以解决的关键技术和工艺难题。

棋高一着的“服务”

抓科技,泰州市政府给自己明确职责,就是要扑下身子来抓好、抓活、抓实各项服务,千方百计“架桥铺路”,让企业“好风凭借力”,尽快地成长壮大。为此,他们开展了五项有特色的服务。

一是科技信息服务。靖江有个企业前来要项目,该市与北京一家科研所联系,拿来了一个微波天线生产项目,由该市科委去经营,现在产销两旺。二是科技人才服务。即安排科技专家当厂长,既解决了企业缺少能人的问题,又缓解了就业压力。三是科技立项服务,即帮助企业跑部、省要项目。四是科技市场服务。一家市属企业想将产品打进第二汽车集团,该市科委了解后,派负责人陪同企业的厂长去洽谈,结果与对方一拍即合,签订了供销合同。

五是资金服务。该市科委专门建立了担保和风险基金,政府每年提供1500万元,科技贷款每年可达3000万元,使企业在开发生产中解除后顾之忧。

政府当好“红娘”,企业借势腾飞。6年来,政府帮助企业引进各类专家700多名;帮助消化吸收科研成果,其数量已由建市之初的全省第十位上升到第六位。专利申请量每年达600多件;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2%,高于全省平均30%的水平;该市在国家和省级立项的科研成果项目已位居全省第五位。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如今,该市靠科技腾飞,工业由弱变强,门类由少变多。已形成汽车摩托关键零部件、机械(数控机床、环保设备等)、电子(音视、计算机等)、化学工业(石化、精细化工等)四大工业体系,科技的跨越式发展,使工业产值已居于各产业的第一位。大手笔科技兴市,造就了沿江工业强市——泰州。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