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士志于道 任重而道远

山大学人
2002-12-26 来源:光明日报 薛国兰 我有话说


姜生,1964年生于河北昌黎,哲学博士。教育部第二批“跨世纪优秀人才”,首届“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项目《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主持人,主要从事道教研究。

初次见到姜生教授,并没有看出什么特别之处。言谈之中却发现,他博学多识,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充满奇思妙想,蕴涵着独特的魅力。

三峡库区考古会战进入倒计时,随着大量文物出土,考古学界面临众多难解之谜。一次,正当考古工作者在M2工地上,就一些出土文物的解释问题争执不休之际,姜生教授提出:“要还原这些汉墓文物背后的思想形态,就必须从早期道教那里寻找相应的话语系统”。这话随即引起了一位著名考古学家的共鸣:“姜教授的见解很有启发意义。多学科‘聚焦’文物,我们可能会获得对它们的一种‘再次发掘’之效。”

这种“聚焦”决非朝夕之功。“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他的学术发展”,姜教授道出了自己的感悟。从中学到大学,整个成长过程,他驰骋在不同的知识领域中,随兴趣发展,多学科的知识基础使他获得匠心独具的理解力和体悟能力。如今,由他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汉魏两晋卷》所涵盖的化学、医学、养生学、天文学、地学、物理学、建筑学等多种学科,使得他广博深厚的学养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挥洒。

学术优势源于深厚学养和融贯多学科的能力。多年来,姜生教授立足道教研究,深入辐射到历史学,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了一批高质量高水平学术论文;道教研究和考古研究的结合形成了教育部重点项目;道教与科技史的结合研究形成为国家重点项目;伦理学、社会学、思想史领域的交叉研究也产生了重要成果。这种研究方法能够为各个知识学科提供多维认识视角,打开了诸多新的认识空间。

前两年,国际道教研究的权威刊物日本《东方宗教》杂志破例分两期连载姜生教授的论文《汉代道经之终末论考》,该刊的编辑手记这样写道:“这是我们第一次发表中国大陆学者的论文”。这篇论文有力地否定了日本一些著名道教学者的有关论断。

2001年春,世界著名的纽约麦克米兰出版公司在国际学术界公开遴选《科学与宗教大百科全书》的各学科作者。在亚欧美诸多国际著名学者中,姜生教授最终被选定为《道教与科学》的撰稿人。

三年前,姜生教授应邀赴哈佛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高级访问学者研究。在那里,他感受到中国学术界长期漠视国际学术规范、缺乏国际竞争意识、方法落后、低水平重复的诸多弊端,正是这些弊端导致国内学界在很多领域不为国际学界承认。在哈佛期间,他卧薪尝胆,探索新方法,广泛搜集国际学术重要成果,敏锐跟踪前沿动态,寻找自己的学术定位。

《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汉魏两晋卷》事实上是国际交流、对话和合作的产物。在写作过程中,身处哈佛学术宝地,姜生教授同美国、日本、韩国和港台等地学者进行学术对话、合作,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了对科学和科学史的诠释话语系统,完成了撰稿和主编工作。该书的后续各卷均遵循这种模式,并吸收了更多的国外学者参与其中。在这部140万字著作的卷首,著名科学史家、中科院院士席泽宗先生兴奋地写道:“该书在学术理论和观点上取得了创新性的突破,材料丰富,立论新颖,新见叠出”;“科学出版社在出版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和卢嘉锡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同时,又出版姜生、汤伟侠主编的《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三箭齐发,成果辉煌。”

国际化视野造就国际学术竞争力。通过国际学术合作培养新型人才,是姜生教授为其研究机构所规划的一条有国际学术竞争力的学科发展道路。他的博士生有数名来自港台地区,又与著名的新儒学代表人物、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联合招收培养博士生。姜生教授要求学生的研究要超越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在把握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学术进展。事实上,他也正是以这种标准来要求自己。

谈到中国学术发展,姜生教授深有感触地说:在未来的国际学术界,我们有多大的生存力,有多大的竞争力,这要看我们是否具备多学科交叉的创新能力,是否具有国际化的竞争意识。中国学术只有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才能获得自己的生命力;要让中国学术在未来国际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我们这一代学者任重而道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